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总感觉又累又困,是你的身体在呼唤这个元素
2025-07-28

前两天又是下午三点多,开完一个会,坐在椅子里发了一会儿呆,想站起来去接杯水,结果整个人像是黏在椅子上一样,脑袋有点胀、眼睛发涩,胳膊腿都像泡在温水里那样沉,提不起劲。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最近好几个礼拜,每天都犯困,不管前一晚是不是睡足了八小时。醒着像没睡,睡着也没休息,白天走路都能走出一种梦游感。

起初我以为是因为天太热,或者工作太累,或者纯粹就是自己最近又“废”了。人一旦频繁感到疲倦,会开始怀疑意志力,然后把这种“萎靡”归因于自我懈怠。可奇怪的是,越是责备自己,越感觉整个人像是陷进一团棉花里——有意识,但毫无方向。

然后我看到有人说,这种感觉可能跟缺铁有关。第一反应是:缺铁?怎么可能?这不是贫血才会有的问题吗?我并没脸色发白,也没经常头晕,更别说什么大病重症。可又忍不住去查了下资料,才知道,原来缺铁其实是一个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尤其是那种“还没严重到贫血”的状态,看起来没什么,但就是累、困、没精神——恰好就是我这几个月最真实的状态。

想起来我每天两杯咖啡,吃饭也不算差,有时候还专门炖个猪肝汤,总该不缺吧。可是仔细一想,每次都是饭一吃完就端茶或者续杯,甚至很多时候,边吃边喝。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茶和咖啡里的成分会抑制铁的吸收,尤其是非血红素铁。也就是说,就算我摄入了一点铁,但身体可能根本没能吸收进去,大部分都白白浪费了。

原来问题不是“吃没吃到”,而是“吸没吸到”。

这让我忽然想到很多类似的事情,比如我们总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却还是很累、很困、很难集中注意力。可能不是我们太懒、太没效率,而是根本就没把“身体的输入系统”搞清楚。它需要的东西我们没真正喂给它,反倒喂了一堆干扰它吸收的东西,然后责怪它不给力。

我其实试过靠调整作息、运动、冥想之类的方法来对抗这种无力感。它们确实有些帮助,但效果不持久。就像你试图在油箱没油的车上换一套新的导航系统,路线规划得再好,车还是不动。

然后我开始注意自己吃的东西。以前我也觉得自己饮食还可以,三餐基本规律,不吃太咸也不太甜。但真正去查食物成分表的时候,才发现我吃的很多“补铁食物”根本不太靠谱。比如我一直以为菠菜很补铁,可看了资料才知道它的铁吸收率很低,而且其中的草酸反而抑制了铁的吸收。

还有我妈每次来都会给我带一堆红枣和红糖,说补血补铁最好,我也照吃了这么多年。结果才知道,大枣和红糖里虽然有铁,但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效果很一般,甚至还可能让人吃进去太多糖分,对血糖反而是负担。

这么一圈查下来,我忽然有点恍惚——我们一直以为自己做得还可以,但可能连最基本的补铁方式都错了这么久。而身体一直在暗暗提醒我们:你这样不行,我真的累了。只是我们把这些信号误解成“压力大”“年纪到了”“懒”,然后强行用咖啡、鸡汤、语录、计划表把它压下去。

后来我尝试每周吃两次猪肝或者瘦牛肉,饭后尽量一个小时内不碰茶和咖啡,再配点富含维C的蔬果,帮助铁的吸收。没太做别的改变,就只是这一点点调节。大概过了十来天,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早上醒来的时候,脑子比以前清楚了。不是那种剧烈反差,而是像窗户擦了灰,光能透进来一些的感觉。

再后来,午后犯困的情况也少了。还是会累,但那种“被抽空”的疲惫感不见了。更重要的是,我不再总觉得“自己哪里出了问题”,而是理解了,有些疲惫是身体在说:“我缺东西了,不是你没用,是你没喂我。”

有天我和一个朋友聊起这事,她说她大学时候有段时间也常常情绪低落、总觉得紧张,结果去检查发现是轻度缺铁。补了一阵后,不光体力变好,情绪也稳定了很多。听她这么一说,我忽然明白,原来很多我们以为是心理问题的东西,其实也许是生理层面的小缺口没被注意。

以前我总觉得“健康”这两个字离我还远,像是退休后才该关心的事。现在越来越觉得,所谓的“向上成长”也好、“精进自律”也好,前提都是:你要先能稳稳地站在地上,有力气,有气血,有温度,有内在的流动。

所以现在我不会再拿“懒”来形容自己没状态的日子了。我更愿意问问自己:“你是不是缺点什么?”也许是铁,也许是水,也许是阳光、运动,也许是一次真正的休息。

而不是继续逼迫一个已经发出求救信号的身体,一直跑。

有时候最深的疗愈,不是计划更密,而是把那些你早就忽略掉的“基础营养”一点点补回来。

原来这不是我废了,是我饿了。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