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遇事的第一思维,决定了你的人生段位
2025-07-27

親愛的朋友:

一個人真正的高度,不在境遇裡,而在於遇事的第一念。

我常想,決定人生段位的從來不是一時的成敗,而是當風浪來臨時,我們第一時間用什麼眼光看待它、用什麼心境迎接它。

若起念即亂,則萬事皆亂;若起念即靜,則萬難可渡。

天地萬象,本無吉凶,皆由人心所賦。正如《大學》所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我們的一生,便是在一次次「遇事」的瞬間中,不斷升級或沉淪。

若遇急事而慌,是讓心敗給了未發生的幻想。

有些人,在困局來臨前就已先崩潰了。

不過是帳單延遲、不過是老闆一句暗示,就腦補出「失業」「破產」「人生結束」的劇情。

這便是災難性思維,是我們在內心自導自演的敗局。

想起宋志平接手中國建材的那一刻:滿城封條、債務纏身、士氣崩盤,換作常人,只怕早已進退失措。

但他只是靜靜說:「天塌不下來,我來想辦法。」

這五個字背後,是一顆穩如泰山的心。

原來,真正的高手,不是不遇風雨,而是在風雨裡不亂了心。

因為他們知道,真正打敗一個人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過度揣測。

當我們的第一念,是「沉住氣」,那麼無論多難的局,都能慢慢破解。

若遇難事而亂,是陷在表層,不見源頭。

有些人,在解決問題之前,就先用力解決情緒,結果愈解愈亂。

很多問題,其實不是「眼前這件事」出了錯,而是我們太早投入修補,而沒有回頭看:這裂縫,從哪開始?

就如那個在河邊救孩子的故事,一再跳入水中撈人,卻從不問:孩子怎麼掉下去的?

直到有人潛入上游,才終於找到問題的根源。

這便是「上游思維」。

不是凡事都往回追本溯源,而是懂得在混亂中按下暫停鍵,問問自己:這真的是「那件事」的問題嗎?

有時,一句話的衝突,是關係裡積壓的不滿;一場工作的失敗,是制度設計的失衡;一個人的焦慮,是生活節奏的長期失調。

想治標者忙於當下,想治本者先安內心,再理根源。

若你想提升人生段位,那就別只埋頭搬石頭,也抬頭看看山在哪裡。

若遇爛事而纏,是不知哪裡該轉身。

有些爭執,不值得講理;有些人,不值得計較。

不是因為你輸不起,而是因為你值得更大的勝場。

想起那位為五元停車費與保安糾纏的父親,終於在兒子一句話裡清醒:用一整天的心情換五塊錢,值得嗎?

這樣的爛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

外賣晚到、司機態度差、對方回話冷淡……

但若每一次都要據理力爭,生活便會被這些瑣事一點一滴地拖入泥潭。

拳王喬·路易斯選擇不與無禮之人交手,不是懦弱,而是清醒。

真正強大的人,不是誰都要勝,而是知道什麼值得動手,什麼值得一笑。

有些場,不參加,就已經贏了。

若遇煩事而懷,是拿過去來懲罰未來。

夜深時,我們常會不自覺地回想:

那次面試失誤的細節,那句話說得是否太重,那場爭執是否早該道歉……

反刍思維,是大腦的自動循環機制,但若無意識地放任它,我們便會陷入無休止的自責與焦慮中。

就如那位被裁員的李靜,三個月只做了一件事:難過。

直到她決定不再反覆回望,而是開始學習、試播、開店……才真正走出了那段灰色的日子。

過去的事,改不了;未來的事,還沒來。

唯一能掌控的,是此刻。

反刍思維,是把昨天的垃圾帶進今天的廚房。

清理,才能烹出新的一餐。

思維,是我們與命運對話時,潛藏的語氣。

當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平靜,命運也會放慢腳步;

當我們能在第一時間問「為何」,問題才會顯出真面目;

當我們選擇離場不爭,世界也會還我們更多乾淨的空間;

當我們肯將心從煩惱中收回來,日子才會一點一滴變輕。

所謂段位,不是階級,也不是學歷,而是面對世界的那份眼光、氣度與選擇。

你怎麼處理「第一念」,就決定你的人生走多高、行多穩。

思路改變時,世界才會慢慢改變方向。

願你從今以後,不再讓情緒衝在前頭,不再讓糾纏消磨意志,不再讓回憶佔據當下。

願你的第一念是清明,第二念是慈悲,第三念是行動。

如此,一步一步,終將活成自己敬佩的模樣。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