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陈梦夺冠,表哥黄晓明现身“蹭热度”:人性最大的凉薄,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2025-07-26

親愛的朋友:

人性的涼薄,常藏在最熱鬧的掌聲裡。

那一夜,陳夢站上世界之巔,奪得她人生第二枚奧運女單金牌。

在那炙熱的掌聲與萬千道燈光照耀中,無數人湧向她、歌頌她、與她合影——其中,便有她的表哥,黃曉明。

有人笑稱他“蹭熱度”,也有人質疑這種“高攀式的親情”。

但這一切紛擾的議論,不過是人性在盛事之前的一場投影。

榮耀如月光,它照亮的不只是冠軍的臉龐,也照出眾生的慕強與跟風。

而這,從來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常態。

一個人成功時的擁擠,從不是愛的證明,而是價值的趨附。

我常想,若陳夢沒有奪冠,那一晚她家中的電視前,會不會只有92歲的姥姥輕輕嘆息?

那些此刻圍著她歡笑的人,又有幾個在她無數次落敗之後,靜靜守過她一夜?

誠如那句老話所言:“人紅是非多,但人窮問寒者少。”

當全紅婵因一躍成名後,村口突然出現的豪車、熱情滿滿的遠房親戚、不請自來的商家與媒體,他們的笑容之燦爛,幾乎讓人錯覺那是人間至親。

然而,在她母親重病、家境困難的歲月裡,這些“至親”又曾在哪裡?

黃渤說得很準:“當你紅了,身邊都是好人。”

但我更願意說,當你發光,更多人是來曬太陽的,而不是來為你添柴。

榮耀值得分享,但只有經歷過寒冷的人,才配擁抱陽光。

黃曉明,表哥也好,明星也罷,若僅因親戚身份而沾光,未免讓人刺眼。

但若從十年前,他便在無人問津時關心表妹、默默支持、常常鼓勵,那麼如今他的興奮與轉發,也無愧於這份榮光。

因為那不是“蹭”,而是“陪跑者的見證”。

真正的親情,不在於你風光時來不來,而在於你沉默時在不在。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不是靠血緣證明,而是靠歲月裡一次次的守候與陪伴沉澱。

人性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它總在現實與情義之間搖擺。

當我們說“雪中送炭難,錦上添花易”,說的不是人有多壞,而是人天生向陽。

這種“向陽性”,在本質上並無惡意,它只是生存的本能——我們都更願意靠近力量,依附光明。

只是當這本能變得過於露骨,甚至取代了情分與良知,便成了一種冷漠的勢利。

如若不曾扶我於寒冬,請不要在春日花開時假裝熟悉。

全紅婵的故事,便是一道分水嶺,映照出太多“成功即親人”的滑稽與悲涼。

成功之前,沉默如路人;成功之後,熱情似家人。

這不過是人性裸露的倒影,一面照出溫度,一面映出冰涼。

我們無法改變人性,但可以決定自己的姿態。

我不曾奢望這世界變得純粹,因為人性從來都不是黑白分明的故事。

在別人不看好我時,我明白他們不欠我信任。

在我一朝翻身之後,我也能理解他們的擁抱來得太遲。

但我不會為此多言一句抱怨,因為真正讓我站上高台的,不是他們的喝彩,而是我自己咬牙走過的孤路。

弱小從來不是恥辱,但沉迷於怨懟中不能自拔,才是真正的脆弱。

就像這一次的女單決賽,孫穎莎氣勢如虹,粉絲遍佈全場。

而陳夢幾乎是在無聲的場館中,一分一分把自己打向金牌。

沒有人看好她,她便自己相信自己。

沒有掌聲,她便用實力去換來全世界的注目。

這份“逆光而行”的堅韌,才是真正值得書寫的榮耀。

尊重,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打下的。

有些人,一生都在等待他人的認可,卻忘了自己才是那束最該燃起的火光。

世界向來冷熱無常,勝者為王、敗者沉寂,這不是殘酷,而是規則。

而我們的選擇,不是去詛咒這規則,而是去穿越它。

人活於世,最終要學會的,不是計較誰陪你喝了幾碗粥,而是在飢寒交迫時,自己能不能升起一爐火。

如若能夠溫暖自己,那些走近的、走遠的、蹭光的、落井的,都不再重要。

命運常不公平,但你可以選擇讓它閉嘴。

回看每一個跌倒後爬起的人,他們或許沒有被世界公平對待,但都在用行動讓世界重新定義他。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怨言,也不是證明自己被傷害的委屈。

而是像陳夢一樣——即便場館為別人歡呼,也能穩住自己的節奏,打一場屬於自己的比賽。

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看清世道的真相,卻依然選擇善意與堅持。

知道人性有冷暖,卻依然用火點亮自己的人生。

這樣的人,即便獨行,也自帶光芒。

榮耀會來去,但人格的光亮不會褪色。

在這世上,真正值得敬佩的,不是那些一出場便掌聲雷動的人,

而是那些經歷過嘲諷與忽視,卻從不因此懷疑自己價值的人。

他們以沉靜對抗喧嘩,以實力換回尊重,以平和守住本心。

這樣的人,即使世界遲來的掌聲太晚,他們也早已不在意。

因為在他們心裡,早有一束光——溫暖、清晰、不依賴他人照亮。

那才是真正的勝利。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