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那个扬言“高考太简单,耽误我打工”的狂妄少年,如今怎么样了?
2025-07-25
親愛的朋友:
① 命運,從來不是被誰給予的,而是由一念堅持走出來的。
讀到單小龍的故事,心中泛起如水的波瀾。這個來自黃土地、少年時在肥料袋與鋼管間穿梭的孩子,當年一句「高考太簡單,耽誤我打工」的謠言,曾一度將他困在世俗目光的牢籠裡。如今七年過去,他不但未被這些眼光所吞沒,反而一步步走出一條堅實而自持的道路。
世人常道「命好」,卻少問那命是怎麼走出來的。我在他的每一個選擇裡,看見了知行合一的光:清楚知道自己的困境,也從未逃避行動的艱辛。
這不是高調的勵志,而是黃土地上那種「默默耕耘,不言苦難」的生命態度。
② 真正的光芒,往往來自靜水深流的沉潛。
從少年時幫家裡拉肥料、扛鋼管到清華學堂再到軍營哨位,單小龍沒有一次炫耀自己。他沒有因貧困而怨天尤人,也不因上清華而凌駕於人。他只是靜靜地,把每一步走踏實。
這樣的質地,是一種源自內心的篤定。他不求被看見,只願自己看得清。這恰恰與《傳習錄》中王陽明所說的「人須在事上練,方能得知」遙相呼應。
他在泥濘中練,練出堅韌;在誤解中練,練出寬容;在孤獨中練,練出覺知。若一個人能夠忍辱、能夠無聲中自淨心念,那麼他走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費。
③ 外界貼上的標籤,終究敵不過內心的定位。
當社交媒體將他塑造成「自強少年」的標本時,他一開始感到困惑、不安,甚至壓抑。但他沒有選擇反擊這些輿論,而是選擇自省、自淨、自證。
我想起《中庸》裡一句話:「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誠,不是向外表態,而是向內一致。他選擇去當兵,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找到一個能夠洗淨浮名、重回本心的地方。
他說:「偉大在於平淡,光榮在於漫長。」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無數次站崗、握槍、練據的體感記憶。在那裡,他不是那個「上清華的搬磚少年」,他只是另一個握著鋼槍的普通戰士。
只有放下了別人給的名字,才得以活出自己的本性。
④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逃離命運,而是學會穿越它。
他的童年是黃土地與乾裂山路構成的,貧困像一種堅硬的地貌,但卻未曾將他變成冷硬之人。恰恰相反,他一次次選擇靠近人群:組織公益補習班、教工友識字、給戰友輔導功課……這些行動都不是「成功者回饋社會」的姿態,而是來自本能的「我與你們本來就在一起」。
這樣的情懷,不是從書本來的,而是從他那一雙蹭滿灰的手、從那一身晒黑的皮膚中養成的。他的「自強」從來不是一種爭取眼光的表演,而是內在一種深信:「若我不努力,誰為我走出命運?」
這種信念,如一盞燈籠,是他自己在黑夜中高舉,也是讓更多人看到前方的微光。
⑤ 世界的不公,是存在的;但改變它的種子,也常種在不經意的土壤裡。
他曾問:「為什麼有的人富裕,有的人貧窮?明明人與人沒有太大差別。」
這樣的問題,不是怨懟,而是覺醒。在部隊裡,他見過拚命工作卻難以翻身的中年工友;在學校,他也見過出身優渥卻迷失目標的同齡人。這些對照讓他明白,貧困的根不只在收入,而在機會分配與心理認知。
但他沒有止步在理解,他選擇了行動。他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貧困是狀態,不是身份。」這句話不只是他的答案,也為無數在困境中掙扎的孩子,點燃了一絲希望。
這希望不是「你一定會成功」,而是「你一定可以前行」。
⑥ 真正的成長,不在於擺脫過去,而在於擁抱它,使其成為力量的泉源。
過去曾是他最大的負擔——被過度關注、被誤解、被定型。但他學會了轉化。
他說:「我發現,過去是現在的一部分,成長就是自我接納的過程。」這樣的話語,不是知識教育能教出來的,而是生活一寸一寸磨出來的體悟。
當他回望那些不堪、那些羞怯與挫敗,他已能夠坦然微笑。那些曾讓他流淚的誤會,如今成為他心中柔和的光。他不再想逃離貧困的記憶,而是從記憶裡提煉出勇氣與慈悲。
他的語言變得更加圓融、內斂,像一位已過風雨的行者,在河岸邊輕聲說道:「那都過去了,但也都留下來了。」
⑦ 所謂成功,不是被看到的那一刻,而是那些被看不見的堅持。
如今的單小龍,已是清華電子工程系的碩士生,立志攻讀博士,投身於人工智慧與國防建設。他的路,仍在延展,但他已不再焦慮於「是否符合別人期待」,而是安住在自己的步伐裡。
他的「成功」,不是因為考上清華、不是因為讀了研究所,而是因為他終於和自己和解,不再需要藉由他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有時我想,我們真正需要學會的,不是如何出名、如何高升,而是如何在風浪過後,仍能相信自己、溫柔自己、接納一切。
這樣的生命,才有真正的重量。
⑧ 在一切喧囂沉寂之後,那顆不變的心,才是我們的歸處。
單小龍的故事,不是「平凡變傳奇」的模板,而是「在困苦中仍不放棄自我光亮」的見證。他讓我們看見一種安靜的力量:不躁、不爭、不怨,卻不曾停步。
他曾說:「或許我們默默無聞,但我們永遠在路上。」
這句話如同夜中的鐘聲,不驚擾誰,卻讓人願意停下腳步,聽一聽自己的心聲。
這世界從不欠我們一個完美的起點,但它總會回報一個不願放棄的靈魂。
行路漫漫,不妨如他那般,沉靜前行。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