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比时间管理重要10000倍的,是能量管理
2025-07-24

親愛的朋友:

真正決定一個人走得遠不遠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能量。

人與人每日所得之時,不過二十四小時。有人在這短短的光陰裡,完成數件大事,氣定神閒;也有人,忙到深夜,心緒紛亂,卻始終停留原地。此中差別,並非努力與否,而是能量是否被善加管理。

我時常觀察:那些總讓人佩服的人,不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多了什麼,而是他們學會了如何守住自己的能量。他們的日子並不輕鬆,會議、應酬、決策交織其中,但他們的精神卻總是飽滿、明亮。

有時我也問自己:同樣是清晨醒來的身體,為何有人能奔走一日而不疲,有人卻晨起未久便覺心力交瘁?

或許答案很簡單:不是時間管理不夠,而是能量失散太多。時間是載體,能量是燃料。時間只是船,而能量才是帆。

能量,不止來自體力,更源於心志的安穩與情緒的和煦。

若以一人之力比喻為塔,那麼基座是體能,中段為情緒與思維,而最頂端,是意志。

體能是根本。沒有穩定的作息與規律的運動,精神即便短時可撐,終究難以長久。我曾經在創業高壓期,夜夜只睡四小時,自覺意志堅強。但終有一日身體崩潰,我才知:人非鋼鐵,光靠意志撐著,終將反噬自己。

情緒則是質地。一日之中,只要一早遇上一件煩事,那天往往便渾身不對。負面情緒如霧,一旦迷了眼,便看不見方向。反之,若能養出柔和的情緒與心情,那日子的步調也會變得平順起來。

思維如光,決定了我們向哪照。那種能夠心無旁騖、專注如一的人,往往就是那群「心流」中人。他們不是不分心,而是懂得何時該守住自己的思緒,不為外界之雜而動。

而意志,是整座塔的鋼骨。它不需時刻高昂,卻要在關鍵時刻堅定無比。就如同逆風而行時,我們得靠它撐過那最不願堅持的五分鐘。

能量的源頭,在習慣,也在內心的秩序與節奏。

我見過太多聰明卻不穩定的人,他們在知識上快速吸收,但在身體與生活中失序。這些人短時間內總能爆發,卻難以長跑。他們不明白,真正長久的力量,是養成,而非燃燒。

好的習慣,就像默默轉動的水車,每日一點,卻可灌溉整片土地。早睡早起、運動有序、飲食清淡,這些不會立刻讓你成功,卻會讓你一直有力氣在路上。

而深層的認知與心態,則是能量的聚光鏡。它們會引導我們辨清何者值得投入,何者該放下。就像查理·芒格所說:學會多種思維模型,是為了不讓自己在錯誤的方向上盲目奔跑。

我曾陷於某種忙碌的自我感動裡,每日行程滿滿,卻總覺得空虛。後來才明白,原來我不是沒做事,而是做的事未對準我的心。當一個人的目標與內在價值一致時,能量才不再白費。

心的管理,是最高層次的能量修行。

我最深的體會是:情緒如水,若能靜,便能映萬物。若總處在焦躁與比較中,無論擁有多少時間,最終也只會換來疲憊與空虛。

焦慮,常因我們總想掌握自己尚未觸及的未來。但未來從來不是用來掌控的,而是用來走進的。越是焦躁,越要學會在當下行動;越是混亂,越要守住一呼一吸之間的靜。

我會在夜深時做呼吸練習,只是坐著,什麼也不做,靜靜地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有時那聲音像風,有時像雲,但當我願意給它空間時,它總會回到安穩。

也常告訴自己:一件事,如果無法在心平氣和中推進,就暫緩片刻。心中有火,做什麼都會燒焦;心中若有光,做什麼都自帶溫度。

能量的深處,藏著生命的方向與意義。

真正強大的人,並非永遠不累,而是即便疲憊,也知為何而走。他們心中有燈,腳下有路,即使走得慢,也不會迷失。

我敬佩那些在人生裡找到意義感的人。他們或許不是最耀眼的,但一定是最穩定的。他們知道自己此行所為何事,也能甘心在枯燥中守住信念。

如佛陀所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能量的修練,也是斷妄念的過程。一旦我們能看清什麼是自己的執著,什麼是他人投射,就能少許多耗損,多些內在的平靜。

人生不是追趕別人的跑道,而是尋回自己內在的節奏與呼吸。

願我們都成為那種能穩穩發光的人,少些激烈,多些持久。

回望這些年,太多人為了「趕上趨勢」而透支健康,為了「抓住紅利」而消耗自己。他們一開始如火山,終究變成空殼。

我想做的,已不是衝刺,而是穩行。不是燃盡,而是守住那一點點微光,讓它日日不熄。

當我們開始學會珍惜能量,就會發現:人生其實並不需太多技巧,只要能日日睡好、食安、心靜、志定,便已足夠。

願你也能學會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再東奔西跑,捨棄無效的追趕,專注於讓自己成為一盞清亮的燈。光不必太強,但要長明。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