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痛风最严重的省,连中学生都高尿酸
2025-07-24
親愛的朋友:
①真正的健康危機,從不是病發之時,而是我們在日常中習以為常的不以為意。
立秋過後,暑氣未消,街角的奶茶店依然排著長隊,酒精與糖水的交錯,像是這個時代的慰藉與慰勞。但這些慰藉之中,有一個悄然無聲的疾病,正在城市的邊角潛伏生長,那便是——高尿酸。
當我第一次聽聞「中學生高尿酸率達50%」這句話時,心中升起的不僅是震驚,更是一種說不出的蒼涼與警惕。這不是一場老年病的預兆,而是整個時代生活方式的鏡像,一種對味蕾的放縱、一種對節制的失守。
②高尿酸不是一場偶發的災難,而是習慣積累下的代謝回音。
它不疼的時候,沒有人在意;一旦疼起來,卻如噬骨之風,徹夜難眠。這正是它最可怕的地方:它以潛伏為本質,以習慣為偽裝,以富足為借口,步步逼近我們的日常。從珠三角的熱湯熱腸,到閩南沿海的鹹腌魚蝦,每一口都是人間滋味,也可能是尿酸的催化劑。
我們習慣說「飲食無罪」,但從來沒有人提醒我們:欲望失控的食物,是如何一點一點消磨掉我們的機體與清明的精神。不是生活變壞了,而是我們太少願意為自己的身體設一道界限。
③身體的隱痛,是心性鬆懈的外化,也是失衡社會的微觀證據。
當我們把健康視為「不生病」時,便已經偏離了生命的中心。真正的健康,不是指標正常,而是身心平和、飲食有度、行止知止。從內觀來看,高尿酸並非單一飲食造成,它更是一種代謝與心性共同失調的結果。
太多的人,心急氣躁,情緒無法排解,只能以進食作為補償。太多的父母,為了孩子補腦、補身,卻忽略了節制本身才是最深的愛。當一碗濃湯,成為考前的「標配」,我們是否該回頭問問自己:這真的是需要,還是焦慮的投射?
④欲望無限擴張之時,節制反而成為真正的自由。
我在讀《瘋狂的尿酸》時,心頭一震。果糖、酒精、精加工的甜飲——這些看似人畜無害的食品,竟在不知不覺中打開了身體的缺口。與其說疾病是遺傳或偶發,不如說它是我們與「當下」失聯的信號:當我們吃東西不再是為了滋養,而是為了壓抑空虛,那病,也就順理成章地發生了。
節制,並不是剝奪快樂,而是為真正的快樂保留餘地。是當奶茶端上來時,我知道我可以選擇半糖;是當宵夜的酒被倒滿時,我知道我可以說「夠了」。真正自由的人,是能在選擇之中保持清明的人。
⑤從心體的角度看,每一滴尿酸升高的背後,是一場心性功夫的失守。
王陽明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們知道哪些食物不好,卻仍舊一再沉溺其中,這不過是「知行不一」的日常呈現。高尿酸的背後,是我們對「行」的忽視。把身體當作工具,而不是神聖的居所。
而在佛法中,身與心是一體。貪嗔癡的起點,往往表現在飲食習慣上最為直觀:暴飲暴食是貪,情緒進食是癡,而飲酒誇口則是嗔的隱形表現。我們以為只是嘴巴動了,卻不知整個心靈早已被牽引。
⑥身體是一面鏡,顯示的不僅是飲食,而是心性、節奏與整個生活方式的圖像。
當廣東的中學生也開始尿酸超標,當城市的白領以痛風為笑談,我們應該停止玩笑,開始對話:我們要怎樣活,才算真正的好生活?不是多吃幾餐鵝肝,也不是多炫幾杯奶茶,而是讓自己活得更清明、更有力、更從容。
每天的選擇,都是一個內在功夫的練習。一口蔬菜,一杯水,一場散步,不為別的,只為讓身體回到它該有的自然與節奏。真正的修行,不在山林,不在齋戒,而在日常的節制與自律之中。
⑦健康的本質,是與天地之道合拍,是讓自己的節奏回歸自然之律。
天道不爭而善勝,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我們的身體若能順應這樣的節奏,不躁不懶,不奢不耗,自然便會化生萬病、化除沉痾。高尿酸,不過是提醒我們:節制,是時代裡的自我覺醒;節制,是繁華中最深的仁慈。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