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80后宝妈,决定花一万多,跟随粥左罗,学习10年,为什么?
2025-07-24

親愛的朋友:


學習的開始,常非出於計畫,而是心中的一縷回音。
那年秋日,我翻開一本關於寫作的書,只因名字觸動我心。粥左羅——不是熟悉的名號,卻像一碗晨粥,溫熱、平實,暗藏力量。書本讀至半途,我尚未完全進入,但每天清晨7點的共讀作業,卻像晨鐘暮鼓,讓我拾起塵封的筆,也重新拾回一個願意寫、敢寫的自己。

當一個名字,能喚起內心沉靜的盼望,那便不只是名字了。那是心的呼應,是靈魂在塵世裡相遇的證明。


真正的教學,不是傳授知識,而是點燃生命的火光。
那場價值218元的課程,沒有人能說它「便宜」,但它實實在在地讓我回本,不只是金錢,而是自信的重建、筆頭的堅定。

每日學一課,我便寫一篇超千字的筆記,發在我的公眾號上,如此堅持六十多天。這不是勤奮的炫耀,而是生命裡第一次,有東西願意被我一字一字地刻下,被我記住、體會、轉化。

課堂中沒有「快錢的秘方」,有的是緩慢拆解的真實,有的是平凡語句中的智慧。那是一種不急不躁、溫火燉煮的教育方式,與其說教我寫作,不如說教我做人,教我如何與時間、與自己、與讀者相處。


信任的根,不長在話語裡,而深植於反覆的出現與真誠的表達中。
我開始習慣在直播中看到粥老師,日日不輟地講寫作、談成長。他的語氣總是那樣溫和,話不多,卻字字有光。有時他甚至勸人別報名課程——「寫作不會立刻讓你賺錢,但會讓你不再迷路。」這句話,我記了好久。

那是一種真正關心學員走得遠、而非走得快的姿態。

我看到他分享自己的過去:從無到有,從職場到創業,從沉默的筆者到千人領路的教育者。他說話時眼中有光,那是見過風浪,卻依然篤定的目光。這樣的人,不用過多包裝,也足夠讓人心安。


中年的我們,不再為夢想衝動,但仍願為方向堅定。
我的日子規律如水:上班、下班、孩子、瑜伽、晨跑。日子並不壓抑,但總覺有某個更深的聲音,靜靜呼喚。

寫作是我年輕時的夢,但那時夢太輕,如蒲公英隨風,沒有落根。如今身為三孩之母,我再拾起這支筆,不為「成名」,只為在生活的邊緣,保留一方精神的莊園。

我開始明白:真正的自由,不在離開現實,而在於現實中仍能保有選擇與表達的能力。而寫作,就是我與自己對話的方式。


選擇一位老師,不是因為他強,而是因為他能讓我們變強。
粥老師不是「明星導師」,他的語言樸實無華,沒什麼煽動。但越學越久,我越發佩服他的清晰、他的條理、他對時間與學習的敬畏。

他不是「激勵你去奮鬥」的那種人,而是「陪你一步步走穩」的那種人。他的頂峰會,承諾的是十年同行,不是浮光掠影的爆紅,而是深耕細作的長跑。

這正對了我此刻的人生節奏。不是要賭一把,而是要穩一生。


在正向的圈子裡,人生會自動往上升騰。
有句話說得真好:「你想學什麼,就靠近什麼樣的人。」我進入這個圈子後,才發現這裡有無數大咖、百萬粉博主、校長、高管,還有無數和我一樣的普通媽媽,在各自的時間裡,書寫著各自的理想。

這個圈子的魅力,不在炫耀,而在交流;不在炫技,而在分享。他們讓我看見,一個人的成長不再孤單,一條路的探索可以並肩前行。

這些同行者的故事,是燈塔,更是鼓舞。因為他們走過的,我也正在走;他們曾經迷惘,如今發光,那麼我也能。


真正的投資,是對自己長遠生命的託付。
我花一萬三報名這個頂峰會,不是一次「昂貴」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選擇。十年時間,我可以學完所有已出的課,也能免費參加未來的線下聚會、寫作實戰、IP孵化。

這不是一堂課,是一個場域。不是一次學習,是一場修行。

當我付清尾款,收到所有群組與資料時,心裡其實有些慌。但慌之後,我靜下心,慢慢梳理,發現:每個學習的節點,都是自我更新的契機,每一頁教材的展開,都是人生某個問題的解答。


一位好老師的名字,藏著一種深意,也是一種信仰。
「粥左羅」這三字,原是周雲蓬、左小祖咒、羅永浩之結合。我曾不解其意,直到深入了解他們的經歷與精神,才發現這是一種融合:文藝的堅守、邊緣的吶喊、實幹的創業——皆是當代精神的三個坐標。

用這名字為號,不是模仿誰,而是映照出他自己也走在這條路上——在文與實之間,尋得一條有光的中道。


每一天的堅持,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不辜負此心。
現在的我,每天寫一篇筆記、讀書打卡、寫作投稿、參與活動……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卻逐漸搭起我理想生活的雛形。

我不再問自己:「這樣做有什麼用?」我只問:「這是不是我喜歡的方式?」

答案總是清澈:是的。

我願意這樣過日子,願意在現實中寫夢,願意在育兒與職場之外,保留一方屬於自己的精神樂土。


真正的選擇,是選擇一種生命的方式,不是一次機會的賭注。
選擇跟粥左羅走十年,不是因為我有錢,而是我有一顆願意長大的心;不是因為我要快速致富,而是我願意慢慢開花。

這是一場與自己深刻的約定,也是一種對未來的負責。我相信,在這條路上,不論是否爆紅、是否變現,我都不會後悔。因為我曾為自己而學,為生命而寫。

而這樣的決定,就算代價高,也值得。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