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34岁,给你个赚钱建议:若有机会,一定要赚快钱!
2025-07-24

親愛的朋友:

若有機會,一定要賺快錢,因為機會不是常有,而時間不會重來。

我曾以為,慢慢努力終會有收穫,像春天種下種子,夏天澆水施肥,秋天自然有果實。

但後來才懂,有些果子,只在特定的風口生長,一旦錯過,再努力也徒勞。

這不是對「慢」的否定,而是對「時機」的敬畏。

當命運的風來了,懂得張帆才不辜負這一場天時地利人和。

所以當我聽人說:「別太快致富,快錢會毀掉你。」我心中總會升起一絲困惑——

難道我們年輕時努力尋找、奮力抓住的,不就是這些稀有的機會麼?

不是每個人都有紅遍抖音的顏值,不是每個人都能一炮而紅。

可一旦你有幸站上這樣的節點,為何不穩穩接住,並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賞飯之恩?

快錢不是錯,錯的是以為自己永遠都有機會。

快錢,本就是少數人、少數時刻的恩賜。

它不像月薪般穩定,也不是福利制度的一環,它是風,是潮,是老天爺給你張開雙臂的那一刻。

如果你剛好能跳起來抱住它,那不是「投機」,那是「敏銳」;不是「貪婪」,而是「清醒」。

我聽過太多朋友說:「等我準備好再開始。」

但機會從不等人,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出現,又轉瞬即逝。

能見到風口,是幸運;能把握住,是本事。

否則,快錢這碗飯,只能在別人的故事裡熱氣騰騰,在自己的生活裡遙不可及。

那些真正賺到錢的人,從不嘲笑快錢,因為他們知道背後的代價。

你看到的是別人一夜爆紅,卻未曾看見他們在黑夜裡流過的淚。

一位網紅曾說,他每天只睡6小時,其餘時間要麼直播,要麼練歌、練舞、練嘴皮。

為了不讓粉絲厭倦,他學化妝、學搭配、學時尚,用盡全力保持熱度。

這樣的快錢,不是天降,而是汗水淋漓後的幸運。

那些說「不屑於快錢」的人,大多是因為沒經歷過它的滋味,也沒有準備好承擔它的重量。

正如張穎所言,賺錢有時真的來自老天的眷顧,但這不妨礙我們用最大的努力去配得上那份好運。

快錢是機會,也是放大鏡,它照出一個人是否有駕馭財富的心性。

真正毀掉人的,不是快錢,而是浮躁的心與空洞的腦。

若一個人賺錢後目空一切、醉心享樂,那他即便慢慢變富,也會一樣敗給內在的貪婪。

但若一個人知道,這是命運給的一碗飯,他願意牢牢捧住、細嚼慢咽,並趁機精進自我,那麼這碗飯不僅養得了身,還養得了心。

很多人說,快錢讓人浮躁。

但我更相信,快錢讓有準備的人飛得更遠,也讓沒準備的人早早看清自己。

反思與修行,不是排斥快錢,而是當它到來時,我們要更警醒、更謙卑。

第一桶金,不只是數字,更是通往自由的一把鑰匙。

我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折點,是那個能掙下三十萬的階段。

那筆錢不是讓我變富,而是讓我有選擇的餘地——可以辭職,可以試錯,可以在不怕窮的前提下去拼一把。

若沒有那筆快錢,我可能還在一間公司裡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心裡裝著夢想,卻不敢碰觸現實。

所以,別再輕易否定「快錢」這個詞,它或許不是最穩定的道路,但卻可能是最能打開命運缺口的槓桿。

快錢不長久,沒關係,它本就不該長久,但它可以為你贏得時間與能量的續命機會。

我寫過稿子,靠點擊量拿過高額獎金。

那一年我拚了命地寫,不是因為我熱愛寫作,而是因為我太需要那筆錢。

但正是這份「急切」讓我寫得更快、更好,也讓我比那些慢悠悠想「長期主義」的人進步得更快。

等我有底氣後,我可以回過頭寫更純粹的東西。

而那些只在原地說「不想賺快錢」的人,往往既沒錢、也沒進步,只留下空泛的理想主義當作遮羞布。

快錢可以是一條過河的橋,它的任務是幫你過河,而不是在橋上蓋房子。

善用快錢,並在其間修煉穩定的自我,才是快錢的最高境界。

能抓住快錢的人不少,能在賺完之後靜下來打地基的人,才會走得更遠。

我認識一些靠自媒體發家的朋友,初時流量如潮,他們一度迷醉。

但後來他們選擇用這些資源去做產品、學管理、擴展眼界,從流量中走出來,真正成為了創業者。

所以,快錢不一定是短視的代名詞,它也可以是通往長遠的第一塊磚。

關鍵在於——你是否清醒、是否謙卑,是否有「賺快錢,也要想長路」的思維。

不要在還沒有機會時,先自我說服不需要機會;不要在還未抓住快錢時,先責怪快錢的浮誇。

我們總以「不屑」去掩蓋「得不到」,總以「佛系」去麻醉「無力感」。

年輕人最怕的不是浮躁,而是連試一試的勇氣都沒有,就被動地選擇了「穩妥」與「慢」。

慢不是錯,錯的是——你從未真正跑過。

有一種「安全感」,其實是假裝放棄之後的無聲自我安慰。

與其在鍵盤前批判別人的紅與富,不如多給自己一些精進的機會。

倘若有風來,就張帆吧,哪怕只是一次起飛。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