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看了央视这个访谈,我终于明白:一个人真正的强大,在于这1点
2025-07-23

親愛的朋友:

①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從來不在於沒有懷疑,而是學會與懷疑共處。 很多人以為,自信是一種無懼,是一種無敵的感覺,好像只要夠強就能不懷疑自己。然而,在我靜靜地看著那些世界頂尖運動員的分享時,我反而看見:懷疑,從不缺席。他們也會在比賽前想「我能做到嗎」、在低潮期想「我是不是不行了」。自信不是不懷疑,而是在懷疑中,仍願意相信那份微光,仍願意走下一步。真正的強者,是跌入內心的低谷後,仍能自己把自己扶起來。

② 強大的人,不是沒有脆弱,而是脆弱時也不放棄日常的修行。 全紅婵的那句話:「站上跳台時,好像已經碰到水了。」像極了我們在人生高處時的恐懼——看起來站得很高,內心卻空蕩不安。即便如此,她仍日復一日地練、頂、撐。她沒有說自己要戰勝什麼偉大的敵人,只說:數著日子過,看自己一點點靠近目標。這句話平凡得像陽光下的塵埃,卻也真實得像一粒種子,在泥裡慢慢發芽。

③ 一個人真正的底氣,來自於不靠結果而活的決心。 樊振東曾說:「我獲得過所有比賽的亞軍。」這句話若說出口,大概是經歷了無數次的「差一點」、無數次的懊惱與自責。可他沒被這些「第二名」打倒,而是選擇看見這些挫敗背後的價值。正是那些「差一點」練出他真正的力量——耐挫力、延宕滿足的能力,以及在失敗裡仍能抱著球拍重新站起來的勇氣。真正的自信,不是我每次都能贏,而是即便輸了,我也知道我還會來。

④ 真正能走得遠的力量,是從不停止內在更新的那份敬業。 當我看到鄭欽文眼裡的光時,我忽然懂了什麼叫「愛一件事」。她不只是在打球,她在用球拍編織一條通往自己的路。哪怕哭過、哪怕輸過,她總會回頭問:「我還能再做得更好嗎?」她不是急著要變成誰,而是不斷在成為自己。這份從容,不是來自於天生的堅強,而是她一次次讓汗水浸透土地,讓腳步踏實地踩進每一場比賽的泥裡。她的自信,是「因為我確實做過了」的篤定。

⑤ 真正的安穩,是放下外界的聲音,回到自己的節奏。 馬龍曾在一場比賽後說:「這一次,我只聽自己的聲音。」說這話的時候,他已經站在世界之巔。他知道,太多人會說你該怎麼做、你為什麼不這樣;但真正懂得自己價值的人,會在萬籟俱寂時聽清楚內在的節奏。他不是不在意別人說什麼,而是學會分辨哪一些聲音值得留下。在這個人人高聲評論、萬人喧囂的時代,能靜下來,不為討好誰、不為證明什麼,只為忠於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成熟。

⑥ 自信的誕生,不是奇蹟,是無數次普通努力的結果。 這些運動員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靠口號贏得勝利。他們沒有說「我要變得很強」,而是說「今天這個動作,我再試一次」「明天,我要更穩一點」。日子在看似單調的訓練中累積,他們的光芒,在每一滴汗裡被慢慢擦亮。我們也是一樣。別再尋找什麼自信的「快速方法」,因為那不是通往內心穩定的門。唯有一步步地走過、一點點地做過,那種「我值得」的感覺,才會真正長出來。

⑦ 所謂強大,是內心有山河,腳下仍能耕田。 自信的人,不是因為從不動搖,而是即使心中有風暴,仍能埋頭做事。他們知道:生命不會因為害怕就繞過高牆,也不會因為迷惘就停止日出。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會怕、會累、會被質疑。但他們多了一份對自己的信任——那不是憑空而來的勇氣,而是來自無數次低谷時,仍願意前行的堅持。

親愛的朋友啊,

若你此刻正處於迷霧中,若你也懷疑自己的腳步是否還能穩,請記得:

不是等到不害怕才前進,而是因為願意走,才慢慢不怕。

願我們都能學會在懷疑中發光,願我們都能一步一腳印,把「我還不夠好」活成「我正在變好」。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