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比买什么课什么社群更重要的是,你要追随一个怎样的人10年?
2025-07-21

若人生如一場遠行,那麼真正的課題,不是挑選哪一條捷徑,而是選擇與誰同行。買一門課,也許只關乎知識的增益;但若是選擇與一個人同行十年,那便不只是學習,而是一場靈魂的交會、生命的共振。選擇誰成為你十年的引路人,其實,就是選擇你未來要成為怎樣的人。

真正的選擇,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人格的影響。

我常想,一個人學得再多,若身邊無值得敬重的榜樣,終會陷入漫無邊際的模仿與迷失中。而當我們選擇一位值得追隨的人,長期地、深度地相處下去,不僅會從他那裡學到方法與眼界,更會慢慢受到他整體生命狀態的熏染。那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塑形,不靠強迫,而靠一種信任與願景所構成的力量場。

我們會在無數細節中感知他的內在秩序——他如何安排時間,如何處理失敗,如何面對親人與事業的拉扯,如何選擇在沉默中堅持,或在熱鬧中清明。這些日積月累的觀察與默學,會悄悄地滲入我們的行為、氣質與判斷力之中。不是因為模仿,而是因為我們被影響,願意變得更好。

追隨,不是盲從,而是深深認同對方對世界的看法與對自我的要求。

當我們說要追隨一個人十年,並不是要把自己交出去,而是讓自己在一位值得托付的引路人身邊,進行一場有價值的對照與淬煉。我們透過對方,照見自己的不足,也照見自己的潛力。我們看到他的選擇,也開始更有勇氣為自己的方向負責。

這樣的關係,從來不是權力上下,也不是知識施與者與受者,而是一種彼此對生命誠意的邀約。他走在前面,不是要你跟著他走一模一樣的路,而是告訴你:前方有路,他自己也還在走。你可以選擇靠近,因為你也願意走出你自己的深度。

時間,是最殘酷的篩子,也是最誠實的塑形師。

十年的時間,不是短暫的陪伴,也不是一時的熱情。它會經歷你人生中的無數變局:工作的轉換、情感的波動、家庭的牽絆、身心的起伏。在這樣長的時間裡,你會逐漸看清:有些人只是賣你一時的答案,而有些人願意陪你問下去更深的問題。

所以,真正值得同行十年的人,不僅要有方法可學,更要有人格可敬。他要能在你低潮時給出信心,在你困惑時給出思路,在你迷失時提醒你不忘初心。這不是依賴,而是一種共鳴:你願意信任他,是因為你從他的身上,看見了未來的某一種你也想成為的樣子。

選擇一個人同行十年,是一場深思熟慮的修行,也是對自己未來的慎重承諾。

你要看他的世界觀是否扎實,他是否誠懇地過著自己的生活;你要看他面對金錢、情感、成敗時的選擇是否穩定、有節;你要看他在言語之外,如何沉穩地過日子,如何與家人相處,如何面對每一個普通的日常。

因為若十年後你會變得像他,那麼他今天的樣子,你是否願意靠近?若你不想成為他這樣的人,那麼再多的知識,也不會讓你走遠。

所以,選擇之前,請靜下來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個人,是不是活得像一個完整的人?
他是否有力量穿越時代,而不迷失在潮流裡?
他是否在日常的混亂裡,依然保有一種澄明?
他是否能讓我不僅賺到錢,更活得清醒?

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這場同行,便值得。因為十年後的你,會感謝現在慎重選擇的人。那不只是一段合作的關係,而是一場靈魂的契合,一場生活與理念的互照。

你是誰的追隨者,其實就是你正在成為誰。

與其說追隨,不如說你用行動對一種生命形態表示認同。你所選的那個人,他所堅持的價值觀、做事的節奏、生活的樣子,其實正在成為你內在的參照點。你不會每一步都與他一樣,但你心裡會開始有一個標尺——這件事,是他會做的嗎?這個狀態,是我想要的嗎?

久而久之,這份對標不再是依賴,而是一種自我校準。你慢慢有了自己的獨立性,卻依然願意與他在遠處同行。你們不必天天對話,卻都知道:彼此都還在自己的路上,還在用心經營生命的質感。

世界很吵,選擇同行的那個人,最好是能讓你安靜下來的人。

這樣的人,不必多話,但他的一言一行會讓你想把生活過得更整潔一點、更有溫度一點。他會讓你覺得,原來在這樣一個喧鬧的世界裡,依然可以有一種細水長流的踏實與堅定。

他不是要帶你走一條捷徑,而是陪你慢慢扎根。他不是要給你速成的變現路線,而是讓你活成一個踏實的人。他或許並不完美,但他一定誠懇、清明、持續在走。

這樣的人,值得選擇。這樣的同行,值得十年。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