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粉丝网红被全网封杀:为什么劝你对股市心怀敬畏......
2025-07-21
在市場躁動之時,更應心懷敬畏。
世人對股市的迷戀,不過是對未來之財的癡想。當行情如火,資訊鋪天蓋地,朋友圈裡人人皆談指數、個股、ETF,連巷口賣茶的老人與初入社會的少年,也夢想一夜暴富。然這般喧嘩之下,真正的智慧卻是寂靜的。股市本無情,最盛之時最危,最熱之處最寒。許多新入者,把市場當作提款機,卻不知自己早已站在被收割的位置,滿心歡喜踏入的,是一條從歡騰到懊悔的下坡路。
人永遠無法賺到超越認知的錢,卻可以因為無知而失去一切。
我常常默想:若我們的心性尚不穩,欲念又如此之重,何以進場博弈?曾有一位讀者,傾盡家財,貸款加槓桿,追逐市場短期波動,以為自己可於數日翻倍,結果幾個跌停之後,本金幾乎化為烏有,甚至連借來的資金也要歸還。這種悲劇並非孤例,而是人性裡的通病:以為運氣是實力,把短暫的順風當作自己不敗的證明。
而更危險的,是那些無知的盲勇。他們連交易規則尚不熟悉,卻因他人一句鼓動便大筆投資;他們不識基本面,不懂風險管理,卻滿口“抄底”“梭哈”,終究是以熱血赴虛空。曾有人問巴菲特成功之道,他說:“我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認知與耐心的報酬。”認知之外,所得即僥倖;認知之下,損失即代價。
真正穩妥的投資,是在自己擅長的事上深耕細作。
有太多人,未曾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邊界,便輕易踏入別人的戰場。我見過許多優秀的創業者、講師、自媒體人,本在本行如魚得水,卻貪戀他業之利,轉戰股市,一番折騰之後,先前多年積累的成果付之一炬。他們誤以為經驗可通百業,卻忘了:專業之事,須專業之人。股市如戰場,有訊息、有節奏、有深水伏兵,一旦踏錯,便是滿盤皆輸。
我深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土壤,只是需要時間澆灌。你若能守住這片地,持之以恆地耕種,或許起初慢一些,但終究會結果。而去追逐那不屬於你的風口,不啻於讓一棵尚未紮根的樹,迎著颱風起舞。人生的回報,從不來自於投機,而來自於耐性、實幹與認知的持續深化。
市場之所以殘酷,因為它要求人反人性。
我們的本性裡,有兩顆心:一顆叫貪婪,一顆叫不甘。股市正是檢驗這兩者的試金石。當行情走高,人心易熱,貪婪作祟,不願止盈;當股價下挫,又不甘心認虧,重倉加碼。這正如有人在牌桌上已輸掉半壁江山,卻仍不肯離席,總盼著最後一把翻身。可那一把往往不是翻身,而是斷頭。
反人性者,能在眾人狂歡時保持冷靜,能在人人驚慌時持守定力。投資的本質,不是看誰走得快,而是看誰活得久。如巴菲特所言:“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但這不是鼓勵你逆向操作,而是要你不隨波逐流,有所判斷,知所進退。
股市是鏡,也是劍;既能照出人性,也能割裂妄念。
在這個到處充滿誘惑與喧囂的年代,股市成了無數人心中最後的舞台。有人賺了一點錢,便以為自己是明日之神;有人虧了點錢,便將怨懟撒向市場。可市場從來不曾對誰許下承諾,它只是靜靜地運行,以自己的節奏懲罰無知,獎賞清明。
真正的成熟,不在於進場的時機是否準確,而在於即使局勢波動,也能守住內心的節奏。不因一時得失而躁進退場,不因外界鼓譟而盲目隨從。這份定力,是眾聲喧嘩中最難得的清音,也是你我穿越牛熊周期最穩的渡舟。
敬畏之心,是在市場中長久立足的根。
我不反對投資,也不勸人人遠離股市,只是想提醒,每一個踏入市場的人:請帶著敬畏之心來,不要把它當作金礦,而要當作修煉場。它磨練的是判斷、克制與長期主義;它拷問的是貪欲、焦躁與認知邊界。
若你願意將股市當成學習場、訓練場,把每一次盈虧視為對自我認知的回饋,那麼,即便短期未得利,長遠而言,你已不虛此行。但若只想來撿錢,未曾裝備內在,那麼市場也會毫不留情地教你——什麼叫代價。
願我們都能在風起雲湧的時代,保有一顆冷靜且謙卑的心。知止而後有定,有定而後能靜,有靜而後能安,有安而後能慮,有慮而後能得。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