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追踪28个北京高知家庭:看见阶层复制难以撼动的秘密
2025-07-21
命運的路口,階層早已默默鋪下界碑,只是我們直到很久之後才發現自己走的是一條無聲的環道。
讀完這篇追蹤七年、橫跨中學與全球職場的研究,我沉默許久。不是因為震驚,而是那種像走進了鏡子後面一樣的熟悉感——原來那些我曾以為偶然的差距,有著這樣縝密而堅硬的結構。人們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在那些早已鋪滿絲綢與書卷的家庭裡,命運是被呵護著成長的,不是奮力衝破命運的人,而是命運的繼承者。
精英的複製,不是機會的公平分配,而是文化資本的靜水深流。
我開始回想,那些小時候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第一名的同學;為什麼有些孩子似乎總能剛剛好選到正確的補習班、剛剛好說對了老師愛聽的話、剛剛好申請上「最適合」的學校。那不是巧合,而是因為有人替他們修剪了路上的荊棘。
他們的父母不僅擁有金錢,還擁有一種隱形的語言——如何與體制對話,如何與規則共舞,甚至如何預測制度可能轉彎的方向。這些經驗和資源,在孩子還未意識到自己需要它們之前,就早已化作身上的羽毛,幫助他們展翅。他們習得一種與生俱來的自信,不是因為天賦異稟,而是因為從不被拒絕。
而弱者之所以成為弱者,並非不夠努力,而是不被允許犯錯。
許多人誤以為成績不好的人,是因為懶惰、天資不夠,或「腦子有問題」——這些判斷,反映的不只是偏見,更是一種階級的冷酷。在那個被層層選拔與精緻分類的世界裡,「學神」不努力卻高分,「學霸」努力但仍需證明自己,「學渣」可以被容忍調侃,但最底層的「學弱」——那群努力了卻仍考不好的孩子——連作為人的尊嚴都被剝奪。
這是一個對失敗毫無寬容的世界。在這裡,沒有包容與理解,只有排名與標籤。失敗不是一次過程,而是永遠的定義。他們不被同學合影,不被老師提攜,不被社會期待。比成績更殘忍的,是這種集體性的漠視。這不是單一的教育問題,而是一種深層的社會價值觀,它告訴人們:如果你不成功,就不值得被看見。
精英的配得感,是一種從小被認可的權利感,它讓他們自由地索取、毋需解釋。
當一個孩子從小被告知「你值得最好的」,他便不會懷疑自己伸手的正當性。不論是要老師加班改資料,還是臨時送禮換取機會,對他們而言,那不是操作,而是理所當然。他們習慣了「世界為我所用」,也熟稔了怎麼取悅權威、操控資源、規避風險。
這種能力,不僅來自家庭的教育,更來自一個以特權為習慣的文化生態。他們不覺得送禮有問題,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倫理,而是因為在那個世界裡,倫理本身就是一種交易。這種權利感,讓他們進入職場後,也自然地要求高薪、高位、快速上升,哪怕資歷不足,哪怕經驗尚淺。這不是自戀,而是被教導出來的世界觀。
階層之所以難以撼動,是因為它不靠強制,而靠認同。
那些被我們視為「既得利益者」的年輕人,其實也背負著無形的壓力。他們的父母從未說過「你可以普通」,只說過「你必須最好」。於是他們一面享受資源,一面承擔著巨大的焦慮。看似鬆弛,實則處處警覺;看似從容,其實在水面下拼命划水。
這也是一種囚籠。他們可以選擇出國,可以選擇行業,可以選擇生活方式,但不能選擇「不成功」。只要跌出那個精英圈層,過去的光環便會迅速褪色,從「學神」變成「普通人」,從「被仰望者」變成「他人眼中的失敗」。這不是跌落,而是一場清算——你曾享受過特權,如今也要接受代價。
然而,這場看似公正的競爭,其實一開始就不公平。
社會學家所能做的,也許並不是改革制度,而是點亮一盞盞燈,讓人們看見這些看不見的結構:孩子的自信,是不是因為父母的保護傘?孩子的失敗,是不是因為沒有機會犯錯?孩子的選擇,是不是早在出生那刻就被寫好劇本?只有當更多人看清這些問題,我們才有機會討論真正的公平,而不是那種以「努力」為外衣的虛假平等。
我曾聽過一句話:「富不過三代,是一種希望。」當一個精英父母說:「我努力賺錢,就是為了讓孩子可以不用像我一樣辛苦」,這不僅是慈愛,更是一種覺醒。他們開始理解,成功不應該是唯一的衡量標準,人生可以有不同的節奏,不同的方向,甚至不同的定義。
真正的階層超越,不是打破精英壁壘,而是讓每個人都能擁有定義幸福的自由。
我開始想像,若有一天,一個孩子可以說:「我不想成為世界精英,我只想當個安靜的花匠」,他的父母也能笑著說:「很好,去吧」——那將是比任何制度改革更深遠的自由。
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改變別人已經站在山巔,但我們可以選擇不再仰望,也不再自輕。我們可以相信,每一個心懷真誠、願意努力、不害怕跌倒的人,都值得被這個世界以尊重對待。
教育從不是通往頂層的樓梯,它本該是一片平原,讓每個人走向自己內心的遠方。
我也在反思,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如何不在無意中鞏固這個階層之牆。不因成績評斷孩子的價值,不因出身給予或剝奪機會,不因語言或行為將人劃分等級。我們要培養的不只是能力,更是慈悲與看見的眼睛。
因為真正的文明,不在於誰坐在高位,而在於願不願意低下頭,看見那些在地上行走的人,並說一句:「你也很好。」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