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底层人一个建议:千万别做螺丝钉,就像别做全职主妇
2025-07-21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角色的安分,而在於心性的覺醒。
這幾年,世道倏變,我常靜坐反省,問自己:在這個世界中,我是誰?我該如何安身?我發現,我不怕貧窮,也不怕起點低,我真正警惕的,是成為一顆習於安逸、甘於替代的螺絲釘——一個不再思考、不願改變的自己。
人若沒有不可取代之處,便只是機器的一段程序。
曾經以為,只要認真負責、穩穩當當地做事,就能換來安全與尊重。但現實常常證明,越是可複製的角色,越容易被忽略與替換。這不是世俗的冷漠,而是規則的殘酷。當一份勞動不具備稀缺性時,便無法爭取話語權與利益分配。
我不否認基層工作的重要,就如車子不能無螺絲,屋梁不能無釘,但那若只甘為螺絲而不思自修之路,便是自廢武功。勞動無貴賤,人心有沉浮。你若不知自己所值,誰又會替你標價?
在家庭中,全職不是錯,但被動地「放棄自我」才是。
我見過許多全職照顧家庭的人,初衷多半是為了付出與成全。但時日一久,若心未覺,便容易陷入過度勞累、過度控制與價值感迷失的循環。當一個人長年與社會脫節,唯一的成就感只能從他人認可中汲取時,內心的依附與敏感也會逐步加深。
我不反對有人選擇照料家庭,甚至讚賞這份愛與責任。但我深知,若一個人將所有的身份感交給他人來定義,那麼當那份外在的認可消失時,他會陷入深不見底的自我否定。真正的穩定,是來自於自我內在的價值確認,而不是依附於另一人的恩准或留情。
你可以是配角,但不能是無名之人;你可以低調,但不能沒有自己的聲音。
每個體系、每場戲都有主角與配角,這本無可厚非。但配角之中,也有閃光之人。關鍵不在位置高低,而在於是否有不可輕易替代的光芒。你可以在邊角中做事,但心裡要有一盞燈,照著你的獨特與深度。
我曾問自己:倘若我離開了現在的崗位,有沒有人能立刻取代我?倘若有,那我還有什麼,是不可抹去的?若沒有,那我便需要修練,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裡,那個懂得多一點、深一點、有心一點的人。
身在低處,不等於心甘平庸;身在角落,也能藏一束光。
底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迷失後不思出路。你可以暫時為了生活而低頭,但不能一生都不抬頭。哪怕你做的是一份無人注意的小工,也要帶著修行的心——哪怕只是為了做出最整潔的一塊地板,烹調出最真誠的一碗飯,或在業餘時精進一門技藝。
修行的道理從不侷限於身份,它只問你:在你所處的位置上,你是否還願意學習?是否還敢夢想?是否還在往前走?
別怕平凡,但要拒絕懶惰的安逸。
世人常說:「既然不是主角,就安心當背景吧。」我卻以為,真正的背景,是讓主角更加耀眼的力量。若你願意修煉自身,你總能從路人甲,走到光照的地方。
你可以現在還沒有舞台,但你要為將來能登場做準備。這不只是為了現實的報酬,更是為了那份「不被困住」的自由。自由,不是躺著不動,而是想動時有選擇、有底氣、有能力。
真正的改變,不靠破釜沉舟的壯舉,而是每日不斷的微光累積。
今天學一樣新知,明天練一項技能,後天試一點副業,只要心裡還存著一絲「不做螺絲釘」的念頭,那麼即使日子再沉悶,也不會熄滅希望。
千萬別讓暫時的穩定綁住你的腳。別人說你不行,那是別人的事;若你也信了,那才是真正的失敗。
願你在人群中,不因身份而矮化自己,不因勞動而遮掩光芒。願你在人生裡,每一段看似不起眼的歲月,都默默蘊藏著未來發光的力量。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