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当你接触的人越多,你会发现,比你层次高的人鼓励你;同一层次的人欣赏你;比你层次低的人......
2025-07-21

與層次同行,與诋毁擦肩,與自我共生:在飛向高山的路上,獨自觸碰光的勇氣

在遇見真正的 “高山” 之前,我們先要學會欣賞自己的高度。
每一次渴望被鼓勵的瞬間,都是心靈在無聲呼喚:我配得起更溫柔的肯定。當那些比我更堅定、視野更開闊的人,投下支持的目光,我才驚覺,世界可以有另一種溫柔的回應。他們不是要挑戰我,而是在默默告訴我:你也行。這份鼓勵,不來自同層次的共鳴,也不需要物質的交換,只是一句「很好,繼續」的查看。這檢驗內心勇氣的標尺,來自更高處的微風。

同一層次的同行者,是自我成長的鏡子。
他們可能沒帶來啟示,但他們的欣賞,是一種真實的回響。他們與自己一道攀登,不論步伐快慢,歡笑中暗含共鳴。在這樣的陪伴裡,我不會被比下去,也不會被拉得太快;只是輕輕地,被認同,被看見。這樣的同行者,不為權威,也不為成就,而為那份彼此的「你懂我」。他們教會我:我不是孤獨飛行,我在落地時,有人會為我點亮火。

而那些質疑和誤解我的人,也構成我勇氣的一部分。
他們或許說我妄想、說我飛得太高、質疑我配不上。但我發現,許多時候,那些誤解,是最真實的投影:他們看見了我的存在,也看見了自己的遲疑。有時聽不進肯定,是因為他們還無法承認自己沒有。於是,我學會在尷尬中平靜,將誤會視為一面鏡:它反射出我請求勇氣時的脆弱,也提醒我,飛行的道路不必迎合每一張面孔。

真正讓人起飛的,不是高度,而是選擇飛的勇氣。
塔拉的飛翔始於選擇——選擇要離開家的壓迫,選擇相信那一點點渴望讀書的火苗。比她階層高的人為她點燃希望,同階層的人共享陪伴,而低於她層次的人,無論語帶輕視,都是她力量的試金石。這一路上,她不是被誰褒獎而飛,也不是因誰攻擊而退。她飛,是因為自己相信:我的內心,就值得讓世界知道。

貴人出現,是因為我足夠了不起,放下防備,不再孤身戰鬥。
真正傾注支持我的貴人,不會在我身敗名裂時消失。他們會在突破平凡後,成為我更遠旅程的橋樑。而我唯一要做的,是持續提升自己,讓那份努力有質量;也不是修行義務,而是對自己選擇尊重的方式。有了信念的持續,任何鼓勵都不只是順水推舟,而是對我的初心安放以佳的確認。

成長的過程,從未只屬於自己,也屬於所遇之人。
那些比我高的人,是我飛翔的風;同層次的人,是我筋骨的支撐;而現階段質疑我的人,是我力量的試煉。三者構成飛行的全部。只有明白這點,我才不會忘記——每一次被鼓勵、被欣賞、被誤解,都是在問我一句:「我會飛嗎?」而答案,就在每一次起飛後,落地時,是否還能帶著光亮。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那片山。
山,不只是高處,也是一種心境,是我在重重言語中仍能說出「我相信自己會飛」;是我在迷途中仍能看到一道光;是我在旁人漫不經心中,仍能捫心問自己:是否願意繼續抬頭?飛往那座山,不必成為最高的鷹,也不必與他比肩,但那段飛行過程,是值得的。每一步都是向善的積累,每一次彎道都是用勇氣拐進更寬的世界。

飛向那座山,不是為了要贏,而是為了遇見更完整的自己。
我飛,因為天生有翅;我飛,也因為渴望看到不同的風景。飛行的過程,是與自己的對話:相信可以更好,忍受被誤會、不被理解,依然不放棄。當我能讓更高層次的人點頭,能讓同行者笑著點贊,甚至有人嘲笑我自不量力,那每一種回應,都成為我選擇飛行時的支撐。我明白,越是選擇飛高,回頭越要溫柔地告訴自己:你真好,有勇氣,有光,有自救的力量。

如夜話,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