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你离职,除非已经出现这3种症状……
2025-07-20
世間萬事,最重一念安頓。若心中無處安身,縱然四海皆路,亦不知往何方。近日我靜坐流觀,思及那股日益蔓延的人心疲憊——那不是一時的懶惰,而是深層的倦怠。每當晨曦微明,心卻如鉛,提不起一點氣力,仿佛整個人被抽乾,只剩下軀殼在行走。那樣的感受,並非虛構,它有名有實,世衛已明定其名——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非一時之怠,而是心神枯竭的徵候。
這種疲憊不是一夜未眠的困頓,而是日積月累的精神流失。當一個人日日面對重複無意義的勞作,被制度牽絆、被目標驅趕,靈魂便逐漸從生活中退場。精力如水,日日潺潺而逝;情緒如霧,日益沉重迷茫。這不是偷懶,而是一種深層的求救。此時若還強自撐持,只會日久見傷,如同逆水行舟,終有力盡之時。
當「不想上班」變成身體的哀鳴,便該停步自省。
常見的,是週日晚間遲遲不願入睡,彷彿能多拖一刻是一刻;是週一清晨睜眼時胸口的悶痛;是到了工位後,任任務堆積如山,卻再無心力翻越。這並非軟弱,而是身心的抵抗,是生命本能的抗議。我曾於靜夜中問心:何以至此?答案往往藏在忽略許久的心聲裡。若真心不願,卻仍日日委屈,那不是忍耐,而是自我消磨。
然則離去非易事,安頓內心方是根本。
每當念起「辭職」二字,心頭總有千斤重擔。不是不願,而是牽絆太深:生活所需、家庭所望、自我價值的投影。此時若一意孤行,或許換來更深的迷茫。倒不如暫緩腳步,問問自己:「我是不願繼續這份工作,還是無法忍受現在的自己?」許多時候,令我們倦怠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那份被剝奪感、那份不能自主的無力。
看清倦怠,是修心的開始。
有一量表,名為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分明列出了倦怠的三重徵象:精力枯竭、情緒冷漠、自我懷疑。試問自身,是否日日如行屍走肉?是否對人對事無動於衷?是否再無成就之樂?若三者齊備,便如身染寒疫,雖未斷氣,已是病深。這樣的覺察,不是懲罰,而是提醒——是天心欲我回望初心的一聲喚醒。
凡人皆苦,非獨我一人沉於黑水。
塵世中,誰不是被生計牽著走?WHO指出,全球十五%的職場人患有精神疾患,這些人或許就坐在我們身旁,也與我們一樣每日強顏歡笑。誰都曾幻想過辭職遠行,不問前路;誰都想過若能每日曬太陽賞秋葉,是多麼清靜。只是現實裡,責任是繩,拴住我們向遠方逃逸的腳步。這不是錯,這是人世之常。夢想很美,而安身立命之道,從來不是逃避,而是轉化。
正視壓力,是與生活對坐的功課。
工作之苦,不僅來自任務,而是那一種「不得已」。薪水的不足、上司的難處、日復一日的無意義,都似沉石壓在心上。但若未能轉念,每日抱怨也只會加重苦果。因此我學會在每日中設下小小儀式——一杯茶、一段靜坐、一場簡短的「五感觀照」練習。將心帶回當下,讓身體覺知現實。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將我們從思緒風暴中拉回地面的繩索。
五感練習,是身心回家的橋。
靜靜坐下,深深呼吸,觸摸椅子的冰冷、地板的堅實。看一看窗外的葉、桌上的杯、身邊的光;聽一聽同事的鍵聲、遠方的車鳴、呼吸的聲音;聞一聞空氣裡的茶香或空調的味道;若能嚐一口熱飲,便細細體會那甘苦交融。如此一來,心不再遊蕩於過往或未來,而是安然棲息於此刻。這不是修行的終點,卻是自我回歸的起點。
人的根本,是感受到自己仍有主權。
一旦心覺得無法選擇,整個人便會陷入倦怠與憂鬱的漩渦。而正念練習,並不是讓人逃離現實,而是重新獲得內在的自主感。我不是在做某件事,而是「選擇」去做它。這一念之轉,便是道心的復甦。如《傳習錄》所言:「知行合一」,知其苦,行其善。行不是逃,而是帶著覺知去面對,是用清明之心走過濁世之路。
但若苦已入骨,則應求援。
我見過太多人,明知自己困於心疾,卻羞於開口,只怕被誤解為懦弱。殊不知,正視自己傷痛,是極大的勇氣。如身有病須醫,心亦如此。心理治療,不是懲罰,而是關愛。它是重新梳理內在結構,重新與自我對話的一條路。在這條路上,你不是孤單的旅人,而是與無數曾經傷痕累累的人同行。他們的前方,也許就是你的遠方。
安住當下,不代表放棄未來。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生活的亂流中尋找秩序的種子。而職場,只是人生一段旅程,不是全部。不必急於離去,也不必強迫留下。真正的抉擇,是從心而生。若能每日照顧自己的情緒,留心自己的感受,點滴地修復那斷裂的心體,終有一日,內外皆靜,心不驚、氣不亂,那時,是去是留,皆可從容。
人生如水,越靜越明。
我願我們都能在繁忙的塵世中,撿回一顆柔軟的心。不為反抗而反抗,也不為忍耐而忍耐,只因清楚自己真正所需。那是向內生長的力量,不再仰賴外物,也不恐懼未來。正如佛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知其空,不是無有,而是萬事萬物皆可轉化。人心若明,縱處泥濘,亦可開出蓮花。
倦怠不是終點,是天心引導我們返回本心的起點。
當工作讓人感到心累,請記得,那是生命在敲門。不是叫我們逃,而是叫我們醒。如能靜下來,觀自身、觀世界,將煩惱煉為智慧,將情緒化為慈悲,那麼職場,亦可成為修心之地。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