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从零开始学写作,终于不再是孩子眼中的“废物”妈妈:原来,鸡娃真的不如鸡自己......
2025-07-19
勇敢開始的力量能改變人生
我在暮色中寫下第一行時,心中泛起一絲柔光。三十七歲的我,才剛寫下“從零開始”的決意,那一刻,像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一顆石子,波紋蕩漾開去。原以為自己是一個“廢物媽媽”,在孩子眼中毫無力量,但當我把這份渴望寫進文字,才知道流淌在血液里的,是一股不肯放棄的勇氣。這勇氣並非驟然湧現,而是在多年平靜中,緩緩流淌出來的。
從“雞娃”到“雞自己”,是一場心的覺醒
我記得那一次被女兒擊中的話語:「你天天只知道玩手機!」那一刻,我像看見自己被攤開在陽光下的影子,空洞而無力。過去我以雞娃為目標,卻忽略了做自己的重要。這迷失中,我開始試著把 attention 轉向自己:學習PPT、寫小文稿、開拓另一種可能。雞娃容易將焦慮傳染,雞自己則是點燃內心的火焰,才是真正的自我覺醒。
穩定的步伐,托起文字的花開
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卻多次跌倒。那些早期的失敗,不是因為我不夠努力,而是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而當我加入寫作訓練營後,每天一點點堆疊:早晨沉浸課堂,午后反覆閱讀筆記,晚間迭代作業。這種穩定的步伐,是對自己最溫柔的寵愛。每一次被老師點讚、每一次作業入選,都是情感的回響,更是信心的養分。
文字是一場完整的自我映照
許多人以為寫作只是“多寫幾篇文章”,卻忽略了文字背後的內在:生活的觀察、情緒的整理、思維的晰明。而我在持續寫作的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的漏洞與強項,也逐漸從孩子的「廢物媽媽」昇華為那條勇敢前行的河流。文字照見我的困惑,也映出我的希望。
孩子眼中的“光”,其實來自母親的軌跡
當女兒說「媽媽,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她不是在看成績,而是在看我的軌跡,是那份持續努力、熬夜完成作業的堅持,成了她新的坐標。那不是作業本上的字句,而是一種「可以成為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可能性。
學習寫作,是一次心力的重生
寫作不是逃離現實,而是在步履間,重拾心力。文字成為了我的鏡子,映出我的弱點,也照見未來的光。我從零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不再怯懦、不再自卑。而當我的文字能觸動自己,也能在不經意間,溫暖他人,這就是心力的重生。
堅持下去,會有意外的禮物到來
我還沒有大富大貴,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功,但這條寫作之路,讓我真正學會了「一點點堆積」的價值。它教會我如何安住自己,如何用文字整理思緒,如何把零散的生命,寫成完整的流動。每一句都可能是投向夜空的流星,自己先驚訝,別人才看見。
在我晚燈下的書桌旁,我思索人生。原來,雞娃不如雞自己;強迫孩子一步到位,不如自己一步一腳印。只是踏出去的一步,便能激起新的可能。這一路上,我在文字裡托起自己,也在孩子的眼裡,看見新的媽媽——她的光,是從我自己心裡點燃的。
如夜話,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