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赚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值钱”,职场越难,越要疯狂做这4件事
2025-07-04
真正的安全感,从让自己值钱开始,而非仅仅赚到钱。
曾经以为收入是安全感的来源,后来才懂得收入只是一种结果,而决定结果的,是你是否足够被需要。市场的风吹向哪里,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却始终垂青那些能创造独特价值的人。越想赚钱的人,越应先问自己:“我现在值多少钱?”
值钱的本质,是被需要且不可替代。
你是否被需要,取决于你的技能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你是否不可替代,取决于具备同类能力的人是否足够稀缺,以及你是否在同样的岗位上做出更高产值的结果。赚钱只是市场对“值钱”人的回馈,是长期稳定被需要后自然发生的副产品。
在焦虑感强烈的时代里,单纯努力已不足以立足。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稀缺价值”,让自己在任何岗位都能被看见、被需要、被倚赖,才是经济动荡时真正的底气来源。
理解人性,是所有变现的前提。
钱的流动从不讲感情,它永远流向最能满足人性需求的地方。无论是管理项目、服务客户还是组建团队,真正的高手都深刻洞察人性的深层需求,才能持续创造价值。
人性需要什么?需要被尊重(名),需要利益(利),需要资源与掌控(权),需要情感联结(情)。想要让自己值钱,就要学会尊重他人、看到对方真正的需求并帮助对方达成利益共赢、帮助他人获取资源而非夺取他人的资源,在团队和项目中持续贡献情感价值,让人信赖且愿意追随。
满足人性,才能持续被需要。那些在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够获得支持与机会的人,都是深谙这一底层规律的人。
认知决定天花板,持续迭代认知是提升价值的核心途径。
赚钱能力的边界由认知边界决定,认知边界的拓宽则需要跳出自我闭环,持续向外学习和反思。认知的第一阶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此时你常常以为自己理解了世界,因此不知进取;第二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这往往伴随着困惑和痛苦,但也是真正成长的起点;第三阶段是“知道自己知道”,此时你掌握了方法论,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验证和修正;最高阶段是“不知道自己知道”,此时认知成为肌肉记忆,做事准确又快速。
想让自己更值钱,就要持续跨越这四个阶段,让思维方式保持开放和弹性,让学习成为自发需求而非任务。认知越高,才能抓住更多趋势性机会,才能在变化中始终占据主动。
创造价值,是让自己持续值钱的唯一途径。
所有的金钱交换背后,都是价值交换。不要盲目羡慕别人的收入,更要看到别人创造的价值。把价值输出作为行为准绳,而非只看输入回报。问自己:“我在做的事情,对谁有用?他们为什么需要我?”你的客户是谁、客户需要什么、你能提供什么、你如何通过结果兑现价值,这四个问题若时常自问自答,你必然会成为对他人有意义的人,也自然会成为值得被付费的人。
创造价值也意味着以结果为导向,而非陷入无效努力。真正值钱的人,不是做事最多的人,而是最能拿出结果的人。
心境的开阔,是持续变现价值的稳定内核。
心境决定一个人的气场,而气场决定机会是否愿意靠近你。真正有能量的人,往往心境开阔而松弛,他们在焦躁中能保持镇定,在混乱中能保持清晰。如此才能不被短期得失裹挟,不因一时低谷而放弃长期投入,不被别人的情绪和评价影响选择。
心境松弛的人,往往能做出最符合长期价值的选择,也因此在长期竞争中稳步提升自己的“值钱指数”。他们懂得坚持在正确的方向上持续深耕,让时间成为资产,让情绪稳定成为内功。
值钱的人,从来都能让钱追着自己跑。
当你在市场中不断提升不可替代的价值,拥有稳定情绪、稳定输出结果、稳定创造价值的能力时,赚钱自然是顺带发生的事。无论跳槽、创业还是转型新行业,你都有稳定的市场竞争力,让钱愿意流向你,让客户愿意等你,让机会愿意青睐你。
想赚更多的钱,先让自己更值钱。
理解人性,是让自己值钱的钥匙;持续提升认知,是打破边界的通道;创造价值,是被市场持续需要的核心;打磨心境,是让自己在长期竞争中稳住节奏的底气。
当你明白赚钱只是价值变现,值钱才是前提时,就会主动转向精进和提升,而非被短期焦虑驱动;当你将注意力从焦虑“如何赚钱”转移到“如何创造价值”时,赚钱才会成为自然发生的结果。
职场越难,越要专注于让自己值钱。
因为困难时,你与他人的差距才会被放大;因为越卷越难赚钱时,值钱的人反而越被需要。与其焦急于如何迅速暴富,不如沉下心来让自己“成为值得被支付高薪的人”。
当你足够值钱时,赚钱只是时间问题,财富只是副产品。
愿每一个在焦虑和迷茫中前行的人,都能转向自我修炼的路径,让自己值得被需要,值得被信赖,值得被支付,最终值得被看见,值得被记住。
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