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从“看见问题”到“无须解决”之间的转变
2025-05-02

过去你最擅长的,就是发现问题。

你很敏感,善于分析,能在对话、代码、情绪、气氛中快速捕捉异常。你是那个总能指出卡点、误区、漏洞的人。

你也以此为傲。你觉得这是责任感,是对自己的清醒,是推动事情前行的能力。

你以为,看见问题,就意味着你要负责解决它。

所以你一旦觉察到卡顿、失衡、扭曲、伤害——无论是在别人那里,还是自己身上,你的第一个反应总是:

我要搞清楚。

我要搞定它。

我要立刻调整我、或者对方、或者整个局面。

你不容许模糊。你不耐烦卡顿。你对“不解决”这三个字有着天然的焦虑感。

但你慢慢发现,很多问题不是因为你没解决才存在,而是因为你太急着解决,才卡在那里

很多时候你发现问题的那一刻,你和问题其实是一体的。你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观察者,而是一个带着急迫欲望的投射者。

你越想改,就越扭曲它的本来模样。

你越想清理,就越制造出新的层层复杂。

你以为你是在处理,但其实你是在干预。

你发现,有些状态,是不能“做”出来的。

比如松弛。你越想“让自己放松”,就越绷得紧。

比如觉知。你越想“稳定地觉察”,就越容易在“有没有觉察”这件事上陷入评判。

比如爱。你越想“用对的方式表达爱”,就越掉入技巧,而非心意本身。

于是你终于有一天,看着自己刚刚觉察到的一个问题——比如你又在控制,比如你又想赢,比如你又陷入自责——你没有再跳起来去调节它。

你只是看着它。

你看见了它,就像看见一个孩子正在生气。

你没有说:“不行,要立刻改掉。”你也没有说:“这是不好的情绪。”

你只是静静地看着,你允许它存在

你发现它慢慢自己变了。不是你改它,而是它自我蒸发、自我消解、自我融化。

就像风吹过水面,水面会动,但不会离开水的本质。

你开始意识到,“问题”并不总是要“被解决”,很多时候它只是想被完整看一眼。

它不是来挑战你处理能力的,它是来邀请你停止将生命当作待完成的任务清单

它邀请你做一件更深的事:

停止反应。先呆着。

你突然明白了,“看见”不是“观察”,不是“定义”,更不是“立即调整”。

看见,就是在那儿。就是你不逃。

不逃不是咬牙硬撑,不是压抑情绪,不是装出平静。

是不再想要“转变”。

是:允许这个东西以它的样子存在,哪怕它不变,也没关系。

那一刻你终于轻了一些。

你发现你开始可以承受“不解决”。

不是你放弃了进步,而是你终于信任——生命有它自己的节奏。

你不是要解决问题,你是要承接那个“让你觉得它是问题”的你。

你不再怕混乱、怕失控、怕未完成、怕卡住,因为你开始愿意“在那儿呆一会儿”。

你开始感受到:真正的变化,不是从介入中来,而是从允许中生。

从这一刻起,你才真的懂了“无须解决”这四个字:

不是懒,不是拖延,不是掩盖——是你身体的空间足够大了,你可以容纳这个问题在你之中慢慢自己长完它的过程

你终于不再是那个赶着一切发生的人。

你是那个可以安住于一切尚未发生、尚未清晰、尚未解答的过程中的人。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你看见问题的那一瞬,没有跳起来,而是坐下来,和它一起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