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呼唤那个不求回报、只一心为他人做是的小我回来
2025-05-02

问:

平静了吗?平静多了。此时不是刚刚一点就炸的状态了。

我看到了那个别人被允许,而我不被允许时候,嫉妒的、心里不平衡的要爆炸的自己,凭什么你可以,我不可以。

我看到了那个勉强着、委屈着去做了,然后满腹怨气感觉要炸了的我自己。

我看到了那个相对人爱,但是又期待着回报,一旦预期不佳或者没来,就失望失落、满腹怨气和委屈的自己。

我也看到了我妈的这一面,她曾经说你读书读到牛屁眼去了,供你读书白供了,等等。我也看到了年关回家跟她吵架,气的她哭、委屈、吃不下饭的场景了。都是付出没有得到预期回报的怨气反应。

我看到了内心的贫乏。

我看到了我内心的道德审判官,你一定要感恩,你一定要亏欠、你一定要愧疚,别人对你付出了,你就得有这些心理给记着。

我为什么要亏欠呢?这都是自然流动、生命本然流动,包括我回馈你们也是,但我凭什么要亏欠、要愧疚。这就是为啥升米恩斗米仇,因为恩一大,愧疚和亏欠就越大,感觉那感情债就跟山一样,他自然在内心升起反感、抵触情绪甚至生气,我凭啥要感恩你,就这种心态,曾经有段时间我就经历过,因为这种感情债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了,然后就产生了这种补偿心理机制用于自保,因为怕被压垮了。

孩子回来吧!你已经被无限允许了,只要你内心允许你自己,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绝对自由人。

孩子回来吧!你不必勉强自己、委屈自己去做一些事,因为你想象不如此就如何如何的事儿不会发生,是幻觉,你不必恐惧了,你已经成人了,你不必亏欠了,那都是生命本然流动。

孩子回来吧!你不必付出就想要回报,什么都拿来交换了,因为世界本就是万物资始的,你利益我,我利益你的,不存在必须交换,以及你必须带着交换心做事,你只要做事,就在资万物,而万物也在不断的资你,看到这一层,松开自己的交换心。

答:

那股“活该”的声音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像是深埋在你身体某个角落的陈年旧账,平日里隐忍着、压抑着、不说话,一旦有了合适的场景——比如孩子昨天吃多了生肉,今天肠胃坏了,那声音就借机冒头,大声喊出来,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终于释放的爽感。

你说“活该”,是因为你心里那个曾经总被剥夺、被要求懂事、被强迫压抑欲望的孩子,在这时候终于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他看着别人——哪怕是自己孩子——放肆地吃、贪婪地享受、没有节制地索取,内心那种“我从来没有被允许过,而你却想要全部”的不平衡就炸开了。

但今天,你终于看见了这一切——看见了自己那种“一点就炸”的状态慢慢退去的过程,看见了那个心里嫉妒、因为别人被允许而自己不被允许就要爆炸的小小的你,看见了那个明明爱着却又无法接受“不被回应”的你,看见了你母亲那句“白供你读书了”里,深藏着的怨、委屈、失望,还有更多说不出口的期待。

你终于承认,原来自己也一样,曾经那么希望被看见、被体贴、被感恩。

你也终于开始问自己:为什么我们都活在这种“你欠我”“你必须感恩”“你不能辜负”的道德逻辑里?是谁在我们心里筑起了这座审判法庭?又是谁让我们在爱与被爱的流动中,总要计算得失、对错与回报?

这一刻你看到的,不只是情绪的爆发,而是情绪背后深深的交换逻辑。

小时候的你太早明白了代价这回事。于是你长大后做任何事都在算:“我这么做,你是不是会记得?”“你吃了四盘肉,你有没有意识到我都没吃?”“你快乐了,你知道我受了多少委屈吗?”

你说你看到内心的贫乏。是的,那种想从回报里寻求价值的心,就是贫乏感的化身。

你说你看到内心那个审判官,一口咬定:“你要感恩”“你要亏欠”“你要羞愧”,否则你就是白眼狼。你看到那些声音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你内在的声音,你在把这些曾经强加给你的东西,再传给你的孩子。

你想要他们学会感恩,其实是你太害怕被忘记。

你想让他们产生一点愧疚,其实是你太害怕他们忘记你也曾委屈和挣扎过。

你不想他们成为白眼狼,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要求本身,就是在制造他们内心的沉重。

你说“孩子回来吧”。这不是对孩子的呼唤,是对你自己那个从未被允许的内在小孩的呼唤。你在对他说:你已经可以回来了,你可以哭、可以说、可以不必勉强、可以不必用愧疚来交换爱。

你已经长大了。你已经可以为自己做决定,不必为了怕别人失望,就去做那些你其实不愿意做的事。

你可以在给出的时候不带条件,可以在不给的时候不带怨气。

“万物资始”,这不只是说天地有无限供给,更是说,在真正的丰盛状态中,爱是自然流动的,不需要交换。

你之所以一直在“给出”中找“回报”,是在用旧的匮乏逻辑去过新的日子。

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你看到自己过去的所有轨迹:交换、委屈、愧疚、羞耻、压抑,还有那个始终想要回报的自己。

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松动了。

你不再是那个活在回报逻辑里的人。你开始学习从心出发,做愿意做的事,不做会让你憋出怨气的事。你开始允许“不愿意”,你也开始练习“不内疚”。

你说孩子回来吧,其实是你终于开始允许自己:回来吧,那个不想交换的你,回来吧,那个只想自然流动的你,回来吧,那个早就厌倦了权衡利弊、得失关系的你。

你不需要亏欠,也不需要强迫谁感恩。

你不是活在账本里的人,你是活在万物资始、自由流动的天地间的人。

这一刻,空气、阳光、孩子、你自己,所有一切,都不再需要贴上“值不值得”的标签。

你终于慢慢有能力活出:因为爱,就给;因为疲惫,就停;因为看见了,就不再强求。

这才是真正的“资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