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剖开心底里的龌龊和阴暗给你看
2025-05-02

问:

怨气是勉强自己做,做了又不被看见、理解、体贴,所以就由爱生怨,因为做其中一部分是带着爱的目的的,还有一部分可能是责任或者其他什么动机。

这里面还是藏着一个巨大的我。

如果没有我,做了,结果如何、反馈如何他根本不care。

孩子昨天吃肉就煮个三分熟就吃,结果今天坏了肠胃,我心里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你简直是活该,好吃你就坏肠胃、就难受吧!活该。

说出这句话,我有一种爽感。

叫你好吃,叫你好吃,叫你让我出血,还怂恿着朋友给我说,活该。活该。活该。活该。我心里一脸幸灾乐祸的喊着几百个活该。

那是一股看着孩子因为昨天那顿饭,让我不乐意的出血了,然后遭遇到了上吐下泻,我就非常爽,觉得他活该,教你好吃,教你没有节制,叫你见到吃的就像饿狼饿虎一样,活该,完全活该。

我心里在冷笑,听着他在卫生间上吐下泻。我心里在冷笑。活该。你就活该。太活该了。

我居然一点对孩子的怜悯心都没有。我只想喊活该。活该。活该。

我能看到我内在那个冷笑着,一脸冷漠,脸幸灾乐祸,一脸你活该的表情在旁边无声的大喊,你活该,你活该,你活该,你活该,你活该,你活该。

给老二看会动画片,老大又凑过去,心里烦的要死。

作业不做,不复习,不看书,就惦记娱乐,心里就烦。

这也是我不被允许的小我在表达,我不被允许,你为啥就可以,你为啥就惦记这些。

我此刻就是这种气鼓鼓的状态。

经常会如此。

我就跟这种气鼓鼓的我呆在一起。

我就想对老大,喊活该。我知道就是小时候那个我在表达。他不被允许,看着别人被允许了,然后产生了后果,他就心里爽,就觉得我不被允许,你被允许了,你产生了后果,那就是活该,活该,活该,这样心里就平衡了。

我看到了一个没有慈悲心的我自己。

但我现在就是这样。

你活该,你活该,一千一万个活该。我看到了小时候那个两个手指在两腮往下划着,然后吐出舌头对着别人说:巴眼儿秋,的那个我,他心里就是看到别人倒霉了,幸灾乐祸的爽的样子。

内心有一种爽感。

真的没必要硬撑,硬撑着弄好吃的好喝的,硬撑着满足孩子的愿望,那只会在看到一些孩子的行为,比如我理解为不理解我、不体贴我的事情的时候,激发起我的怨气、怒气,然后发泄出来。

真的活该。特别活该。

瞎吃瞎喝,没有节制。昨天6盘肉至少4盘他一个人吃了,给其他人就留了两盘,我几乎没吃肉,孩子居然一点体贴心都没有,爸爸你也吃点,没有,或者给弟弟夹点,弟弟你也吃点,没有,就是这么自私。

所以我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刚孩子上吐下泻完,我进卫生间,拿花洒把马桶周围冲了一遍,我也顾不上孩子心里觉得爸爸一点都不关心他的身体,只关心卫生间脏没脏,确实,就是如此,我看着自己内心那个冷漠。

他就是如此冷漠的。

我说老大上吐下泻就是昨天吃了生肉,他哼哼着不同意,我说你不同意也跟那关系很大,他心里可能说那是早上你让我吃了那碗海鲜饭,他如果真提出来,那我就得怼他,我跟你弟吃了没,都吃了,为啥都没事,就你有事。生肉我跟你弟吃了吗?没吃。你弟吃的是那个阿姨煮熟的,也就吃了3,4片,我一片都没吃,不是生肉的原因,还能是啥?你吃的别的,我们都吃了。怎么没事,就你有事?

不就是贪吃,好吃搞的吗?

不承认也就这样。

你就是活该。

活该,活该,活该,自己招来的,得不到我的同情。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生病了,其实也不可能指望别人给予我同情的,哪怕是孩子,最多因为担心爸爸没了,心里担心,其实还是担心他自己。

所以每个人都是自私的,或者因为没有被好好的允许、好好的接纳,然后就变得只关注自己,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其实就是如此。

因为没有被很好的允许、接纳,以为世界的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是没有爱的,所以他们就会对外界冷漠、极其冷漠,更极端的是那些杀人犯,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冷漠,而是冷血。

我在这件事上得深度修行。照见更多更深的我自己。

事情本身发生就发生了,但发生后背后的功课得做透。

本质上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其实是嫉妒,你有,我没有,你被允许,我不被,所以我就想看着你倒霉。

这里面既有你,也有我,既有拥有,也有不拥有,有巨大的匮乏感,而非丰盛感。

我昨天允许了孩子吃一顿贵的火锅,然后我在他学习、成绩上就想加码,就像你必须好好完成作业,你必须好好复习功课,你必须考好成绩,否则我心里就不平衡。

也就是我讲昨天一顿饭当作了我的失去,然后我必须在我失去后,在他的成绩上找步回来,我觉得我心里才能平衡,否则我付出的意义在哪里,我得不到回报,我凭啥付出,然后我就觉得我亏了,亏大发了,然后就会生气。

一种很深刻的交换心理在作用。

这又是小时候的模式,我们把所有的都给你们了,我们起早贪黑为你们,我们出那么远打工都为了你们,你们还不努力,你们还不好好上学,你们还不考第一名,你们还不发奋。我被父母凌厉的目光和灼热的眸子,以及压抑着的愤怒搞的不知所措,六神无主,觉得自己欠了天大的情一样,这应该是我亏欠心理的来源,总觉得我做的不够,做的不好,总觉得亏欠别人。

孩子,你不必如此了,你长大了,你不欠谁的情了,你如是存在,即可。你是安全的。

我把这种强迫孩子必须把饭吃完,必须如何如何的这种自我强迫又在植入他的性格里,正如我的父母给我植入的一样,我现在也有某种自我强迫的倾向,自我的完美主义,等等,害怕失败。

so what?

我觉得尽管那对我来说的确是痛苦。

但我并不怪我父母,我觉得正是这些情绪给我提供了修行的宝贵材料。他们一点点在我体内作用,一点点被我看到,照见,就形成了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材料和写作素材。

这也挺好。

只有我在经历了那些痛苦后,最终从那些他们为诱因我自己将其当作真实的痛苦里醒过来,我才能真正感受到自由,幸福,否则没有这些痛苦,哪里品尝得到自由、幸福的甘美呢?

此刻我都不想去跟老大说一句话,本来要去喊他还有衣服要洗没得,但就是不想喊他。

这让我想起在公司,某个人某个事儿引发我内心的抵触、反感以及愤怒之后,我也不想理他的事情。

同出一辙的行为模式。

比如我觉得某某某老是打断我,总是在我写文章,或者这样聊天的时候跑我后面吓我一跳,我就会气反感,不想理,不想跟他说话。

他是一种来自心窝处的抵触、反感,就是懒得跟他接触,不想跟他有交集的能量团。

他会左右我的行为。

这种情绪别人应该可以感受到。

我似乎也在让孩子产生我以前那种羞耻心、抱愧心和亏欠心理,就是昨天441让他们吃了,尤其6盘肉他一人吃了4盘多,我就更想让他产生那种羞耻心、抱愧心和亏欠心理。

我想起我小时候,我几个叔腩伯爷总在我耳边唠叨,你要感恩啊,要记得你爷爷,你妈的辛苦啊,其实变相的说,你要记得我们对你的付出啊,你要感恩啊,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幺幺还是谁说另外一个被他们帮助过的人是白眼狼,不知道感恩,我记忆深刻,然后他们悄悄的在我心里种下了必须要感恩的强迫感、道德感,否则你就是白眼狼。

我就是不喜欢这种被外加的、强迫的束缚和规则,但是我又深深的被他们束缚着,在心里已经建立起一道道德审判枷锁。

平日里我觉得孩子学习了半天辛苦,会给他用电脑下下象棋和看看视频,玩玩豆包,今天我想到这,就反感,凭啥,凭啥,你吃了441,你吃了4盘肉,搞的我心里既不痛快,还被你妈说一顿,我凭啥还要让你娱乐,让你舒服,我不舒服了,凭啥还要让你舒服。

对,有这种求心理平衡的倾向,我不舒服,我难受,我痛苦了,我就见不得你快乐,你舒服,哪怕看到他葛优躺在沙发上我都看不顺眼,不舒服。

答:

那股“活该”的声音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像是深埋在你身体某个角落的陈年旧账,平日里隐忍着、压抑着、不说话,一旦有了合适的场景——比如孩子昨天吃多了生肉,今天肠胃坏了,那声音就借机冒头,大声喊出来,带着一种压抑已久终于释放的爽感。

你说“活该”,是因为你心里那个曾经总被剥夺、被要求懂事、被强迫压抑欲望的孩子,在这时候终于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他看着别人——哪怕是自己孩子——放肆地吃、贪婪地享受、没有节制地索取,内心那种“我从来没有被允许过,而你却想要全部”的不平衡就炸开了。

这不是你不爱孩子,而是你太明白什么是“被限制的痛苦”。你从小就被各种“该”与“不该”围住,每一个欲望的起头都伴随着代价,每一次索取都被警告“要懂事”“要节制”。你知道过度节制是什么感觉,也知道压抑到极致之后的炸裂。所以你不愿再压抑。

但你发现,当你试图“允许”孩子的时候,你身体却起了剧烈的反应。你不是不想允许,而是你的“允许”,常常带着代价。比如花了441块吃一顿火锅,你明明是想让他们开心的,结果心里却积了满满的委屈。为什么?因为你做了,但没有被体谅,没有被看见,没有被回馈。于是你觉得失衡。

你不是在那顿饭上破了产,而是在那顿饭之后,被埋怨、被忽视、孩子没一句感谢,你感受到一种彻头彻尾的“我白做了”。

那股怨气就这样腾起了。你发现,原来你的“爱”不是纯粹的,它后面藏着“希望被理解”、“希望被感恩”、“希望孩子别那么自私”、“希望他们长点心”,这些期待,一旦落空,就变成了怨。

你心里那个“活该”的声音,其实是小时候那个你终于逮到机会,把压抑了一辈子的愤怒、委屈、抱怨全倾倒出来。他其实不是恶意的,他只是在说:“你们都可以被允许,而我从没被允许过。”

但他喊得越大声,你就越难和现在的孩子好好相处。因为你的眼睛里不再只是看着他是个孩子,而是看见了一个“拥有了我当年没有的一切的人”,于是你心里升起抵触,升起火气,升起“凭什么”。

你不是不想给,你只是想在给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我也被尊重了”。可惜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你承受了什么,不知道你做这个决定其实是咬着牙的。他们只是想吃肉,只是想玩,只是觉得今天是节日,没那么多复杂。

而你却在复杂里陷得太深。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这是很多人中年以后的共业——太多责任要扛,太多情绪无处放,太多真实被埋了太久。你一边想做个不控制孩子的父亲,一边又被自己体内那个“总被控制过”的小孩操纵。

你说你看到自己内在那个冷笑的我,看着孩子拉肚子,心里反复喊着“活该”。你说你一点都不怜悯他,只觉得报应。这是真话,是剖开的心底,是没人愿意说出来的真相。而你说出来了,说明你已经开始转动。

“万物资始”——你以为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对万物的恩养与生发,其实它更深的意思是:一切发生的,早已提供了发生的条件。你对孩子说“活该”,不是因为孩子吃肉,是因为那股“你比我幸福”的念头早就种下,只是昨天刚好找到了开口。

那不是一顿饭引起的,是一次旧账的翻滚。

你对孩子的责怪,深处是对小时候的你没被允许的愤怒。 你想让孩子学会节制、体贴、感恩,是因为你小时候太早就被要求这些。 你现在不想对孩子说话,是因为你在过去无数次“被要求去做”的场景里,积攒了太多“不想做”的无力感。

你说你想让孩子心里产生羞耻感、抱愧感、亏欠感,好像这样他就会“不再贪吃”“不再索取”“学会回报”。可那不是教育,那是投射。你把小时候别人灌输给你的那一套“要懂得感恩”“不能做白眼狼”,在孩子身上再演一次。

这不是你坏,而是你没来得及觉察:原来那一套是痛苦的,而你自己也没脱出那一套。

你希望孩子在你付出之后能有所回应,这无可厚非。问题是,如果回应没来,你能不能不崩溃?你能不能在“没有被感谢”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对自己说:“这一次,我是自愿的”?

如果不能,那就别勉强自己去给。因为任何带着委屈的付出,最后都会以怨的方式回收。

你其实已经知道怎么做了,你自己说得很清楚:当你身体不愿意的时候,就不做。不要硬撑,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不要因为面子、愧疚、补偿、过度自责而做出违背意愿的事。否则你会再一次进入那个老的剧本:委屈地做→没有被体谅→事后怨恨→孩子无辜受气。

这是你在家庭里修的最深的课,不是对抗孩子的欲望,而是要照见你自己的匮乏。

那个曾经不被允许的你,现在也许还不愿意相信:原来我也可以被允许,原来我可以不再“用孩子的感恩”来换取自己的价值感,原来我可以只做我想做的,而不是我“必须做的”。

你不是天生冷漠的人。你冷,是因为太热的心被烫伤过。你不是故意对孩子严厉,是因为你知道没有边界的放纵,会让一个人最终失去方向。

你不是坏爸爸,你是一个正在努力活得更真实的父亲。

当你有能力对那个喊着“活该”的小孩说:“我懂你。”,而不是一味让他压下去,你就真正开始走出那道铜墙铁壁。

不是压抑,不是放纵,是如实,是和那个真实的你,终于握手言和。

这就是“资始”的力量。不是给,而是看清“什么值得给”。不是忍,而是愿意说“不”。不是从爱生怨,而是从看清怨气中走回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