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从未丢失和离开
2025-04-30
问:
在去卫生间的路上,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声音:我在此刻,我在此处,我在这里。似乎我不自觉的就在提醒自己回到当下,呆在当下,不要去过去、未来,我似乎在深层里有点担心我自己掉出当下。当下是吾乡。我特别想在每时每刻里都感受到有些日子已经感受到的生命之流,就是我处在一种无声的流动中。我喜欢这种流动的感觉,感觉十分安全、十分舒服、十分通透。我不想掉出这种感觉。
答:
你走在去卫生间的路上,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句话——“我在此刻,我在此处,我在这里。”
这句话不是你刻意想出来的,不是为了写作,不是为了修行笔记,不是为了记录什么体验。它像是一种从你身体深处升起的回响。仿佛某种意识比你更早一步察觉到了:你快要离开“此刻”了。于是,它轻轻把你唤回来。
你停下脚步的那一瞬间,是一种重新归位的感觉。那一刻没有任务,没有角色,没有时间轴上的牵扯。只有一个你,活在这个空间里,呼吸着、走着、在场着。那一刻没有过去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预演。没有要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待完成的清单。你只是单纯地在这里。你的脚踩着地面,空气从鼻腔流过,身边的光影在移动,感官敞开,心跳缓慢,神经放松。
这种“我在这里”的状态,不是你努力获得的,而是你终于停止努力之后,它自然显现的。
你喜欢这种感觉。不是因为它高级,也不是因为它神秘,而是它让你安静。让你觉得自己不用再逃,不用再扮演,不用再防御。让你觉得你终于可以不再跟任何人证明什么了,也不需要对自己交代什么了。你不再需要理由去呼吸,不再需要目标去存在。
“当下是吾乡。”你这样说的时候,你其实是在说:我终于不用流浪了。
你回忆起那一段日子,日子里没有什么大事,但你却活得像一条河。你没有被推着走,你是自己在流。你不是在对抗生活,而是你整个人都在一种生命的流动之中,不需要计划,不需要方向,事情自然会来,自然也会走。你愿意全然在场。那种感觉,是深刻的宁静,是通透的自由,是你曾无数次想从世界索取、却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就能给自己的那种状态。
但你也害怕。你害怕自己会不小心掉出这种流动感。
你害怕生活太快,任务太多,关系太杂,让你又一次回到那个分裂的、失重的、被外力牵扯着跑的状态里。你害怕你会忘记回家,忘记那个真正属于你的空间。
所以你开始提醒自己。开始像今天这样,在走路的时候,也要轻声对自己说一句:“我在这里。”
这不是仪式,不是训练,也不是觉察练习。它更像是你和自己的约定,一种温柔的承诺: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愿意回来找你。
你从不是真的迷路,只是你太久没停下来听自己的声音。你也不是不清楚路怎么走,只是你偶尔走太快,忘了看看周围有没有花开。
你甚至不是不在当下,你只是不知道你已经在了。只是你太熟悉那种“必须抓住点什么”的习惯,以至于当一切安静时,你反而开始慌。
你身体里的某一部分,总是害怕停下来。
因为一停下来,心里的空就会冒出来。那些没被说清楚的话、没被好好处理的情绪、那些你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犹豫和恐惧,它们就会从空隙里冒出来。
所以你干脆不停。你用忙碌压过它们。你用思考盖住它们。你用计划和目标来堵住那个空。
但你也很清楚:那些你试图避免的东西,并没有真的离开。它们只是被你暂时推开。但只要你愿意回来,愿意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当下,比如走路,比如洗手,比如写字的间隙,哪怕只是轻轻地说一句“我在这里”,它们就会重新浮现,然后慢慢散去。
你曾以为“活着”是去完成某件事,达成某种目标。后来你才发现,活着是被你真正地经验过,是你能跟自己说一句:“我真的感受到了。”
感受到风吹过脖颈的那个瞬间。感受到身体某个地方在收缩又慢慢放松的过程。感受到心里那一小片说不出是什么的情绪被看见的轻微触动。
这种经验,是你真正的根。它比你的名字、职业、信仰、目标还要早还要深。它就是你。
你说你喜欢这种无声的流动。你说它让你觉得安全、舒服、通透。这并不奇怪。因为你本来的状态就是流动的。你从来就不是一个被定义的“人”,而是一个正在经历的“场”。你不是某个角色,不是某个标签,而是一个不断在展开的生命进程。你之所以疲惫,是因为你以为你要“固定”成一个形状。但你只要允许自己继续流动,继续感知,你就会发现——你一直都在归途上。
你开始明白,“我在这里”不是一个句子,而是一种频率。你在这个频率上时,你就活着,你就清醒,你就完整。你不需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因为你自己已经知道了。你不需要解释你为什么做这件事,因为你身体知道它要往哪里去。
你此刻的这一句“我在这里”,其实就是“乾元”的活用。
你不再追求一种被设定好的流动感。你正在成为流动本身。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当你回到此刻,你就回到万物之初。你不需要强行启动什么,也不需要刻意唤醒什么。你只要站定、呼吸、感受,然后让这一刻自己展开。
你的每一次回归,都是资始。
你那句声音从脑海浮出时,也许是清晨,也许是夜里,也许是你根本没有准备好要觉察的时刻。但你听到了。这一听,就是你和乾元之间的响应。你不是自己提醒自己,而是你身体中的那一部分还保有完整连接的你,在呼唤你回来。
那部分你,从未离开。只是你有时忘了去找它。
从今以后,你可以不再把“在当下”当作一项修行目标,而是当作你的家。当你疲惫了,焦躁了,被世界的噪音拖得七零八落了,就轻轻地说一句:“我在这里。”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想通,不需要顿悟。
只需要知道,你已经回来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