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撒谎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2025-04-30
你看见他撒谎了。
也许是你的一句话撬开了真相,也许是他自己露了马脚。那一刻你有些愤怒,有些失落,有些委屈,也有点不甘心:我辛辛苦苦养你,怎么你还要骗我?你想让他坦白,想他认错,想他低头,说一句“我错了”。但他偏偏不这么做,他嘴硬,他扭头,他沉默,他说“不是我”,他说“我没有”,他说“我忘了”。
你以为这是他性格不好,是他不懂事,是他不听话。可那一瞬间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他是怕你?
一个孩子,天生是向光的。他愿意说真话,他愿意亲近父母,他也愿意做一个“好孩子”。但当“真话”带来的是怒吼,是责骂,是一双暴怒的眼睛,是一顿狠揍,是“我再也不要你了”这种惊天动地的诅咒,他只能选择一个更安全的选项:闭嘴、说谎、逃避。
你说他撒谎,是因为他有问题。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你先让真话变得危险了?
当他说了“我打碎了杯子”,你吼了他;当他说“我不想学钢琴”,你骂了他;当他说“我作业没写完”,你揍了他。他学会了:坦白,会让世界变得很可怕。
于是他学会撒谎。那不是他想变坏,而是他在保护自己。他在说:“请让我还有一点空间,还能喘口气。”
他不是不爱你。他只是怕你。
你有多久没去听过一个孩子说完一整句话了?你又有多久没好好地看过他的眼睛,看他是紧张,是委屈,是自责,还是只是困惑而已?你甚至连他在思考的空白都不肯等。你催他快说,你催他快承认,你逼他立刻认错,你想快点了断这场你以为的“教育”。
可教育从来不是快刀斩乱麻的事。真正的教育,是一种绵延,是一种允许,是一种和风细雨的等待。就像天地养万物,不催、不压、不赶不赶,只等时机。
这时我想起《乾卦》里那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什么意思呢?就是乾元这个世界最初的动力,它不是砸下来的一锤子买卖,不是命令,不是控制,而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生生不息的支持,是“资始”——资助开始、滋养万物的意思。
你想让孩子说真话,那你得先做一个能让“真话”安全发芽的土壤。不是靠威吓,不是靠羞辱,不是靠打骂,而是靠你内心是否真的接得住一个“孩子”——一个带着恐惧、挣扎、疑惑的小生命。
他不信任你,不是因为他天生薄情,而是因为你曾经在他张口说话时,否定了他;在他脆弱流泪时,嘲讽了他;在他试图靠近时,你把他推开了。你用成人的理性去要求一个还没学会表达的孩子,用结果去衡量他一颗本能求生的小心脏。
他说谎,是他的“资始”。他的方式还稚嫩、笨拙、漏洞百出,但它是他在恐惧中开出的第一朵生存之花。他其实也怕你发现,也怕你生气,也怕你再也不爱他。但他更怕的,是那种完全没有退路的恐惧。他只能说谎。他不想输得那么彻底。
你说:“那我是不是就不能教他了?”不是的。教不是放纵,不是退让,不是无底线的宠溺。而是你能不能既坚定,又温柔。既让他知道边界,又让他知道你永远不会因为一时的错误而不要他。
你可以说:“我不喜欢你撒谎,但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
你可以说:“下次有事你告诉我,我可能会生气,但我不会不要你。”
你也可以说:“我小时候也撒过谎,那时候我也很害怕。我们可以慢慢来。”
你看,真实是可以相遇的,只要你给他一条路,而不是逼他退无可退。
慢慢你会发现,欺骗只是孩子情绪防卫机制的一种。当他的情绪被看见,被接住,被允许,他会一点点松下来。那时候,他不再靠撒谎来保护自己,而会靠你这棵树来依靠自己。
而你也会明白,育儿这条路,其实是你重塑自己的机会。
你从前也是个孩子。你小时候有没有骗过父母?有没有因为怕被骂、怕挨揍、怕被说“不乖”,说过一些你现在都记不太清的小谎?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你是不是也只是想活下去,被理解,被原谅,被爱一次?
可是那时候没有人问你“你怎么了”,只问你“你为什么这样”。你也没有学会怎么表达真实,只学会了怎么伪装、怎么顺从、怎么逃避。
直到你做了父母,才发现原来那时候的你,也在求生。
而现在,你终于有机会,做点不一样的事。
不是重复伤害,不是延续冷漠,不是再制造一个胆怯、敏感、对爱心存怀疑的小孩。而是你可以决定,从你这一代开始,让真实重新变得安全。
这才是“资始”的意义。
资,不是灌输。是支持、是理解、是允许。
始,不是命令一个结果。而是陪他,一点点开始,一点点发芽,一点点绽放成他自己该有的样子。
你也是这样过来的。你也曾撒谎、曾害怕、曾绝望、曾无助、曾求生。
你终于懂了他。也终于懂了你自己。
这不是一种训导的胜利,而是一种相遇的开始。
你低下头,对他说:“谢谢你告诉我。我会努力让你以后不再需要撒谎。”
你说完这句话的那一刻,你已经不是那个只会惩罚错误的父母了,你成了他心中那棵可以靠一辈子的树。
你让乾元之气,在你家这个小小的空间里,真正开始流动了。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
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