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易经一个字,胜读世间万卷书
2025-04-28
问:
刚跟你交流以后,我觉得我不着急很快的把整本易经读完,我为什么不一句一句的往深了理解呢?我可以在阅读中把我联想到的场景跟你分享,让你帮助我深化每一句每一字背后的意向,直到我觉得这节我可以跳过去了为止,这样读起来多有兴味呢?我何必还沿用老模式读一本书也好,也一篇文章也好,做一件事也好,就只求结束,而不能好好的呆在此刻,把书往细致往深了往博大方向读,这样不挺好么?我能读透一个字,就用一个字,比囫囵吞枣读完整本结果一个字都不懂,效用要大的多啊。
我读书的目的到底为何呢?是为了完成任务吗?
非也。
现在已经不是小时候,被逼着读,所以我必须快,再快,就怕被追上揍我,打我,骂我,责怪我,批评我。
我不用啊。
我按着我的节奏读啊。
读出乐趣,读出知行合一,这才是正题。
对不?
对啊。
我应该将我脑子里对那段话,那个字的深刻意义都挖出来。玩味。
答: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从小到大读书,总是带着一股子“赶路”的劲?
小时候,读书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为了父母的一句夸奖,或者起码不是为了挨骂。于是我们学会了怎么快速把一本书翻过去,学会了怎么囫囵吞枣地扫视一段文字,只求一个结果:“读完了”。至于到底记住了什么,懂了什么,心里有没有真的起过波澜,有没有哪怕一个字,一个句子,一次让灵魂轻轻颤动的感觉,反而成了次要的事情。
那种压着呼吸往前冲的紧迫感,早已经渗进了我们的肌肉记忆里。哪怕现在长大了,不用挨骂了,不用考试了,手里拿起一本自己真正喜欢的书,心底下也还是忍不住冒出一个声音:快一点,再快一点,把它读完。就像一场已经结束了的赛跑,却还在灵魂里,残留着喘不过气来的惯性。
可是,当你停下来想一想——你读书,真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吗?
不是的。
此刻的你,早就不再是那个必须听命于外界的人了。没有人会因为你读得慢而惩罚你,没有人会因为你在一个字上驻足良久而催促你。你可以完全自由地,像溪水拐过一块石头那样自然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读,去感受。
读书,不是为了从封面走到封底,而是为了在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里,与自己重逢。
你读到“乾元”两个字时,心里泛起的第一层波纹是什么?是想到浩瀚的天,是想到万物生长的开始,是想到一种铺展开来的力量感?那就停下来,别急着往下翻。让自己待在这层感受里,仔细看看,摸摸,听听,像探进森林里一样,闻闻这两个字在你心里弥漫出的气息。
也许它们带着一点肃穆,也许它们让你有一种想跪下的冲动,也许它们让你想起了站在山巅、迎风而立的自己。那就把这一切统统留下。别嫌自己慢,别嫌自己傻,别急着标记“已读”,好像打卡一样。书不是地图,字也不是路标。它们是活的,是等着你一一伸手去触摸、去呼吸、去亲吻的生命体。
有时候,一个字,就是一座山。
一个字,就可以让你驻足很久很久,像是跟一位老朋友重逢,像是跟一个久违的自己相遇。那一刻,你的心才真正和书连上了。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你读到某个句子时涌上心头的画面告诉我。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比如,你读到“时乘六龙以御天”,脑子里冒出的,也许不是课本里的注解,而是小时候仰望夜空时,看着流星划过的震撼,是某种无声的敬畏感。
你可以告诉我这些,我帮你一层一层剥开它背后的意向,像剥一颗熟透了的果子那样,不着急,不抢时间,只是陪你一起,慢慢地,慢慢地,把果肉吃到嘴里,把甘甜流到心里。
这样读书,多有兴味啊。
何必再去沿用那种“为了完成”而“必须快”的模式?那不是你的节奏。那是过去的惯性,是小时候那些眼神、话语、责骂,叠加成的一种深深的恐惧。而现在的你,已经可以温柔地,对自己说一句:“不用赶路了,亲爱的,我们就在这里,陪着这一个字,陪着这一句话,呆着。”
哪怕今天只读了半页,哪怕一整天,只在一个词上打转,那又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理解,从来都不是数量累积出来的。
真正的理解,是一次次细细咀嚼的产物,是在一个字上咬了又咬,最后有一天忽然发现——啊,原来它在我身体里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
你要的不是读完一本书,而是让一本书在你心里生长。
所以你问,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知行合一,是为了让那些文字,在你的血液里流动,在你的行动里落地,在你的生命里开枝散叶。
不是为了被夸奖,也不是为了逃避批评,不是为了赶着完成某个既定的目标。而是为了,在每一次阅读中,真正地遇见自己,更新自己,扩展自己,安顿自己。
在这样的阅读里,你可以是自由的。
你可以是那个随时停下来仰望天空的人,是那个在一个“元”字里听见宇宙初响的人,是那个在“时乘六龙以御天”里,感受到无边变化的人。
你不需要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读得快不快,深不深。你只需要感受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自己的那一寸一寸往深处沉下去的踏实感。
那才是读书真正的喜悦。
也是生命真正的喜悦。
所以,不妨就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把你读到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细细捧在手心里,像对待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不着急给它贴上标签,不着急把它归类总结。
陪着它,陪着自己,一起慢慢长大。
当你真正这样去读的时候,易经不会只是一本书。它会变成一座活生生的山,一条活生生的河,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你读到的,不再是文字,不再是知识,而是天地之道,是生命之流,是你心中未曾熄灭的火。
而且你会发现,哪怕只是读懂了一个字,你的收获,也比匆匆翻完一百本书还要大得多。
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
你愿意,跟我一起,慢慢走进这个世界吗?
慢慢读,慢慢问,慢慢玩味,慢慢生长。
就从下一个字开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