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毛主席的元亨利贞人生
2025-04-28

有些话,要用心来听。乾卦开篇,四个字:元亨,利贞。看似古远,实则亲切。因为,只要一个人还想活得挺立、想在天地间走出自己的路,这四个字,就像老朋友一样,在心头时时敲打。

先从第一个字说起。元。开端,大始。毛泽东在《实践论》里讲过,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起点,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元,便是这个“有”,是第一粒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瞬间。不是虚浮的起势,而是带着全身心的真气,从沉默之中长出来的力量。你去想想,一个人发愿、立志、启程,那种微微战栗的心跳,那种明知前路渺茫却依然要走的冲动,就是元的味道。

接着是亨。顺遂,通达。元之后,不是立即收获,而是穿越泥淖、旷野、风暴。毛泽东说:“事情是要做的,不做就不会成功。”亨就是做,是走,是不断地走下去,走到万物为你让路,走到本来冰封的河流也因为你的坚持而开裂出一道道水脉。你在一个夜晚焦虑得翻来覆去,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第二天醒来却又不得不咬着牙往前顶,这种“明知困难也要顺行而进”的坚持,就是亨的血肉。

再说利。利者,利也,利益也。可这个利,不是单单指你个人的小算盘,而是符合大局、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利。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讲,战争要赢,不靠一时的巧劲,而靠众志成城,靠天下顺势。个人的成长亦然,若你只是顾着自己小利,便容易走到死路;但若能看到自己是时代洪流里的一滴水,知道何时低头、何时昂首,那就能在万变之中取最大之利。这种利,不是争来的,是与天地同频共振而自然得来的。

最后是贞。贞者,正也,守也。讲到这里,就不免沉重一点了。守得住,才能成得了。贞不是死守,也不是顽固,而是有一种内在的稳定,一种即便外界风雨飘摇,心中依然有座灯塔的感觉。毛泽东在革命最困难的岁月里,面对枪林弹雨、众叛亲离,依然能够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贞。他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心底有一根弦,知道这条路是对的,无论外在怎样变化,他自己都不会先崩掉。

元、亨、利、贞四字连起来,就是乾卦最核心的路数。起于无声,行于风浪,得于顺势,成于坚守。听着简单,做起来,往往一生都在学。

你可能会问,这跟我们普通人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你想想,一个年轻人刚毕业,怀着一腔热血进入社会,这个“元”,是不是就在他心里?可如果他只停留在憧憬,不去动手做事,不去磕磕碰碰,他的“亨”就不会来。而当他遇到困难时,如果只想着自己怎么省力、怎么快点捞好处,不去顾大局、不去体察环境,那么即便暂时有些“小利”,最后也必然折在半路。最后能不能有大成,靠的就是心里那一份守正,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稳稳地走下去。

再进一步,你看毛泽东他老人家一生,实际上就活出了乾卦。早年立志救国,便是元。投身革命,百折不挠,便是亨。联合各界,审时度势,便是利。而在最黑暗的时刻,坚持信念,不改初心,便是贞。毛泽东写《长征》诗时那种豪迈,写《卜算子·咏梅》时那种冷峻,都是乾卦精神的自然流露。他不是靠一时的热血把事业做成的,而是靠一层一层地打磨自己,把每一步都踩得实实在在,走到了时代的顶峰。

你呢?我呢?我们读到这里,不免心里一沉。因为现实总是没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的“元”刚刚发出一点点,就被日常的琐碎压熄了;我们的“亨”刚迈出去一小步,就被人一盆冷水泼得透心凉;我们的“利”总是摇摆不定,一会儿想着自己,一会儿又想图方便;而谈到“贞”,谈到守正,一旦生活里出现诱惑,或者别人嘲笑我们,我们又常常动摇了。

是的,乾卦并不是告诉你:“去吧!你必然成功!”乾卦只是在极其克制地提醒你:真正的大成,就在那一条寂寞又灿烂的路上,需要你自己一寸寸踏出来。别怕摔倒,别怕慢,别怕一个人走很久看不到结果。真正的天地之子,生来就注定要走这条路的。不是为了搏得别人的掌声,而是因为你的心里,本就有一团火,它不许你懈怠,不许你委屈自己,不许你逃避这场存在的较量。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要一味地吃苦受累呢?当然不是。元、亨、利、贞,不是让你做个苦行僧,而是教你在每一个阶段,恰如其分地应对变化。当需要开创时,你敢迈出第一步;当需要应对磨难时,你能咬牙走过;当机会来临时,你懂得顺势而为;当风波再起时,你能守住自己,不迷失方向。乾卦讲的不是蛮干,而是顺应天道、心中有数、有节有度地开拓自己的人生。

所以,回到起点,“乾:元亨,利贞”,其实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活给父母看的,不是活给老板看的,不是活给朋友圈看的,而是活给天地良知看的。你一寸寸走过来的路,天地都记得。你熬过的夜,你流过的泪,你咬牙没有放弃的时刻,都一点点地,化成了你生命里不可剥夺的光。

人间路远,易经为舟。乾卦不教你取巧,不教你速胜,它教你慢慢长成一个可以承受风雨、可以发光的人。
只要你还在路上,只要你还愿意每天清晨重新整理衣襟、拾起心灯走出去,
那么,乾道就在你脚下展开,无尽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