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天地之心,有容乃大
2025-04-28

问:

天地之心

中午吃饭回来的路上,听曾仕强教授,听到天地之心这个词,若有所悟。

是的,天地皆有心,正同人有心一样。

当我们静下来,用心去体悟、感受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天地的刚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当俯首去看大地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大地的无比温柔、慈爱、包容,让人忍不住泪流,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答:

中午吃饭回来的路上,耳机里听到曾仕强教授讲到“天地之心”这个词,心里像被轻轻敲了一下。

那一刻,不知道为什么,眼眶微微发热。

仿佛身体深处的某个地方,突然被唤醒了。

是啊,天地皆有心。

正如人有心,天地也有心。

这一点,如果只是用眼睛去看,是感受不到的。

要用心去听,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慢慢贴近,才能渐渐触摸到。

当你静下来,真正地静下来,不再急着赶路,不再想着各种功利,不再被手机、声音、任务推着往前跑,而是静静地站在天地之间,闭上眼睛,深呼吸一次,你就能感受到——

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天,是刚健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不是冷冰冰的,它有一种磅礴的生机,一种无论春夏秋冬都在运行、都在守护的力量感。无论人世间如何喧嚣、如何动荡,天总是自顾自地升起又落下,从容又坚定。

你站在天地之间,抬头仰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从头顶缓缓灌注进来。

仿佛在对你说:孩子,无论多难,走下去。无论多累,挺起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幻,你只要像我一样,日夜不息,就没有走不到的地方。

这种力量,不是喊出来的,不是靠强撑出来的。

它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脉动,源源不断地支持着你,只要你愿意相信,只要你愿意敞开。

而当你低头,俯身,去看大地的时候,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心。

大地,是温柔的,是慈爱的,是包容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无论你摔倒多少次,无论你在地上痛哭、挣扎、颓废,大地从来没有拒绝过你。它静静地承接着你的重量,接纳着你的悲伤,允许你软弱,允许你喘息。

你可以躺在地上,放下所有伪装,像一个疲惫的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想,只是安心地,把自己交给它。

那种感觉,像是被无条件地包容。

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温柔而稳固地托住。

天地皆有心。

只是平时,我们走得太匆忙了,想得太多了,担心得太重了,很少真的停下来,听听它们的心跳。

人和天地之间的连接,并不是一种抽象的道理,而是一种可以在身体里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温度。

在忙碌的日子里,也许你可以试着偶尔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

看看它们的辽阔,看看它们的从容,看看它们的慈悲。

你会发现,那些在心里堆积很久的焦虑、担忧、恐惧,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松开。

你会发现,原来支撑着你的,不只是自己的那一点点微薄力量。

还有无边的天地之心,在静静陪着你,撑着你,护着你。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一个人的力量,面对这个巨大的世界,似乎微不足道。

但当你真正感受到天地之心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所谓“渺小”,只是眼睛看到的。

而心能感受到的,是一种辽阔的共鸣。

是你内在的那颗心,和天地的心,原本就是相通的。

当你累了,不用咬牙硬撑。

可以靠一靠大地,可以仰一仰苍天。

当你痛了,不用一个人悄悄藏着。

可以把痛苦交给大地,让它帮你慢慢熨平。

当你迷茫了,不用害怕。

可以抬头看看天的方向,那里有无声的引导。

天地不语,却一直在默默地陪着你。

它们不会催促你,也不会评判你。

它们只是在那里,任你哭,任你笑,任你倦,任你伤。

直到你自己,从一场场人生的起落里,慢慢长大,慢慢懂得。

懂得天行健,所以即使失败了一千次,也还要爬起来,继续走。

懂得地势坤,所以即使再痛苦,也可以柔软下来,接纳自己,接纳世界。

天地的心,教会人的,并不是如何强硬地对抗命运。

而是教会人,在坚韧中有温柔,在挺立中有包容。

教会人,在跌倒之后,既不怨天,也不尤人,只是像大地一样,默默承接一切;又像苍天一样,静静地等待新一天的曙光。

这种力量,不张扬,不喧哗。

它藏在四季更替里,藏在日升月落里,藏在一片落叶、一场细雨、一次春风微拂中。

你可以用心去听,去感受。

慢慢地,你的心也会变得更大一点,更柔软一点,更坚韧一点。

有一天,当你经历了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当你走过了一段孤独无援的路,当你在绝望里又重新找到了微光,你会突然懂得:

原来天地之心,也早已住在了你的心里。

它不是外来的,不是施舍的。

它一直在你的血液里,在你的骨头里,在你的呼吸之间。

只是需要你一点点地发现,需要你一次次地回到自己的心中,去重新连接,重新认出自己。

所以,无论你此刻正处在怎样的境地。

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跌入谷底。

请记得,天地有心。

请记得,你也有心。

请记得,这颗心,和天地的心,本来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