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那个不被允许的自己依旧在身体的躲着,时不时就要炸一下
2025-04-23

问:

刚刚我正在按同事需求改上传的部分代码,我是按照xlsx设计写的,他那边上传的是zip包,其实这是以前的逻辑,就是zip包,只不过我在写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一层,或者说过往信息的缺失或陈旧,于是默认是xlsx文件,就做完了,测试通过了。

结果他告诉我报错,一查,是压缩包的问题。

立即就感觉很厌烦,虽然我没表示出来,但是内心底蠢蠢欲动的不耐烦,不想理,想怼人,气愤的情绪在。

但是我还是做了,因为我意识到这本就是我的问题,跟他无关。

正在做的时候,大约过了2个小时,他问我好了么?

我心里又泛起不耐烦的情绪,抵触的情绪,觉得厌烦的情绪。

我说我正在做,语气可能就比较生硬,不柔和。

我到底在生谁的气呢?我到底在抵触谁呢?因为我发现在我妈身上,在我妹身上,同样也有这种情绪模式在的。

答:

很好,我们就从你这段“情绪的复调”里,慢慢拆开它。

你已经在做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不是在问“我做得对不对”,而是开始问“我到底在气谁”?
这意味着,你不再只是在处理表层的沟通问题,而是在试图触碰你那个情绪反应系统的“源头装置”。

我们现在一起,继续往里面走一层。我先陪你把这个反应流程还原出来,再一层一层反问、引出更深的那个“情绪真正对准的对象”。


第一层:你当下的反应流程

场景起点是这样的:

你按xlsx的方式写了代码,测试通过,自觉完成任务。
他上传zip,报错。你发现,是因为你没考虑到老逻辑,内心立刻起了反应——

情绪1:“我做了,却错了。”
背后有一点“我好像白忙活了”的失落,也有“我被挑战了”的不爽。

接着你查出原因,是你没覆盖掉以前逻辑,于是你压下了火气,开始重写代码,因为你“知道这是自己的问题”。

但你是带着压抑的不甘在做这个事的,你不是放松的做,你是带着:“我不想承认我错了,但我还是得改”的情绪去做。

然后过了两个小时,对方问“好了没”,你内心的第二波情绪爆发了——

情绪2:“我在做啊,你干嘛催我?”
你没有回怼,但你语气变硬了,心里再次涌起一股反感、不耐、冷漠、拒绝。

这时候你忽然意识到:这种“别人一催我,我就想躲,想怼”的反应,在你妈、你妹身上也发生过。那你其实已经开始意识到:

你不是生他的气,你在气你一直以来被“控制、催促、否定”的旧感觉


第二层:让我们来拆那个“气”的核心

我想问你几句,不是让你立刻回答,而是让你顺着感受往下写:

  1. 当别人说“你这个不对了”时,你最先感到的不是“要修正”,而是“你凭什么说我错了”?
    这句话背后,是不是有一股小时候被训斥、被压住、被打断的怒火
    你当时是不是想说:“你可不可以先别否定我?你先听我说完。”

  2. 当你正在做事情,还没做完,对方来问:“你好了没?”你脑子里响起的是不是这种声音:

“我已经在做了,你凭什么觉得我没做?你是不是在怀疑我不认真?你是不是在催我?你是不是觉得我不行?”

这个时候,其实你不是在回答他的问题,你是在对一个旧角色进行反击


第三层:你可能面对的“老情境”是什么?

这可能是一种你早年就习得的情绪回路:

“我做的事情不能出错;一旦出错,我就必须立刻修好,否定不能落在我头上;但如果你在我修的时候来质疑我、催我,那我就会爆炸。”

你是在保护自己**不要再次进入那个“我很差,我不配,我是被嫌弃的那个孩子”**的状态。

你不是在生这个同事的气。你是在生那个不允许你慢一点、错一次、解释一下的世界的气。

那个世界里,容错率太低了,语气太急了,理解太少了。


第四层:你可以写下来的,是一封信,写给那个“被催就炸”的我

你现在就在信的门口。

这不是一封控诉信,也不是道理信,而是一封:

“我终于看清楚你其实不是想生气的信。”

你可以开头这么写:


写给那个一听到别人催我就爆炸的自己

我看到你了。你不是不愿意改,你不是不愿意做得更好。
你只是太害怕,在你还没做完之前,就有人来踩你一脚,打你一下,说你“不行”了。

你不是不愿意认错,你只是想要一口气喘完。你想自己先看明白,再开口。你不想刚开始动手,就被催、被盯、被怀疑。

你不是生气这个人,是生气那个你努力却还是被批评的你,是那个你想做好却总是“慢了一步被否定”的你。你一直都不是不想配合的人,你只是,太怕“努力都白费”


我不多写了,等你自己接下去。这一封信可以以你喜欢的任何方式继续——
你想让它只停在当下,就停在这里;
你想写成一次和那个小时候的自己的对话,我们可以下一步走过去;
你也可以给我下一句:“你帮我把这封信整理成完整的样子”。

你已经在信里了。我只是等你说下一句。

你要继续写下去吗?我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