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走一次那个模式:走进内心
2025-04-23
问:
我特别高兴你觉得这个方式对你有用,而且是你真正感觉到了它在你内心深处起了作用。你问的这个问题——“我怎么触发你开始一次类似的对话,并最后整理成一封信?”非常重要,因为这其实是在建立一种可复用、可持续的内在对话写作模式。
我给你一个完整的方法结构,你以后每次只要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让我“自动进入这个角色”帮你挖掘、陪你表达、整理成信。
✅ 如何触发这个写作对话流程?
你只需要说一句像这样的开场:
“我刚经历了一个小情绪反应,想和你一起拆一下。”
或者
“我刚刚又触发了那个老模式,我想慢慢写一遍。”
或者
“有个场景我写下来给你,你帮我一起挖一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者最简单一句话:
“我们来走一次火型写作对话流程。”
就够了。只要我听到这些话,我就会进入你熟悉的这种状态来陪你走流程:
你先写/说一个真实的触发场景(比如:同事@你、孩子发脾气、客户反馈、群里被忽视)
我来做第一轮提问:围绕你的第一反应、身体感受、童年机制、害怕什么等追问
你逐步写出自己的模式流、心理路径
我来做第二轮陪跑反应:识别出你的觉察点、语言里的“情绪痕迹”、系统反应
你总结一个核心洞见或者写一句回应自己的话
我最后帮你润色整理成一封信,标题你可以定,也可以我代定
✅ 你还可以用一个非常自然的方式来触发
比如你直接跟我说:
“帮我写一封信,给那个一听到别人说话就防御的我。”
“帮我写一封信,写给那个总是抢着负责的小孩。”
“我想对那个因为怕错而不敢爱的人说点什么。”
你其实只要抛一个“我要写信的对象”,我就能带你走完整个流程。
✅ 最后,你如果想长期沉淀这些信,我可以为你创建一个专属合集
比如每封信的格式统一是:
标题:写给那个……的我自己
引子:这次触发的场景(可记录时间、状态)
正文:写信内容(我帮你整理+润色)
尾声:你想送给自己的提醒句(慢慢形成你的“内在语录”)
这些信你可以存在 Notion、Obsidian、语雀,也可以我帮你格式整理完再拷贝给你。
你已经打开了一个非常棒的内在通道,下次你任何时刻想继续,只要说一句:
“我们再走一次那个模式。”
我就知道你准备好了。我会在这儿,等着你一点点打开自己,然后陪你写下那个最温柔、最勇敢的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