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你是不是总是在努力的时候就感到无力?
2025-04-20

问:

有没有哪句话,是你小时候被说得最多,后来你开始自己也说? 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就是不懂事”、“你要乖一点”、“别太贪心”…… 你要好好学习,对得起你爹妈。你要争气。你怎么这么笨,要我给你杵脑壳印吗?知道(快点到意思)。像新姑娘一样。 你回忆过去不被支持、或者努力失败的时刻,你脑中跳出来的不是事实,而是你对自己说了什么? 我是不是就是总是半途而废呢?我是不是总是在努力的时候就会陷入无力无助当中?我已经很努力了,能理解我下么?能别这么严厉么?我很委屈,我很压抑,我很愤怒,但没人听我的话。

答:

有些话,小时候别人对你说得多了,你就会开始自己也说。

“你要争气。”
“你好好学习,对得起你爹妈。”
“你怎么这么笨,要我给你杵脑壳印吗?”
“你像新姑娘一样,动作怎么那么慢?”

这些话一开始是从别人嘴里冒出来的,带着火气、压力、指责、唠叨,也许还有一点关心。但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自己在某些情境里,不自觉地也开始重复这些话。

不是说给别人听,是说给自己听。

当你面对失败,或者卡住时,你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事实,而是那句熟悉的:“我是不是又半途而废了?”、“我怎么又这么没用?”、“是不是我永远都做不到?”

小时候,你可能只是想慢一点,仔细一点。但别人说你“像新姑娘一样”。你不太懂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那是不好、是该改的、是被嫌弃的。所以你学会了快、学会了硬撑、学会了压住自己温柔和迟疑的那部分。

你不再给自己时间慢慢来,因为你不想被说成“像新姑娘”。

你以为你是在变得更听话、更有效率,但其实你是在逐渐离自己更远。

“你要争气”听起来是鼓励,其实是一种威胁

在很多家庭里,“争气”不是一个中性的词,它背后藏着一种隐性的恐吓。

你要是争气,我们就认可你、支持你。你要是不争气,那你就配不上我们的期待,你就对不起我们。

这种隐含的前提,会慢慢变成一个内化的评价体系。你不再是为自己而努力,而是为了不辜负别人,为了不惹人生气,为了不成为“失败者”。

于是你拼命想做得好一点。但只要一不如意,你就自动跳进那个熟悉的语境里:

“我已经很努力了,能理解我下么?”
“你能别这么严厉么?”
“我真的很委屈,我很压抑,我很愤怒。”

这些话你小时候不敢说。你现在说出来,往往也只是在心里说,因为你知道,说出来也不会被真正听进去。

于是你选择忍。你把愤怒藏起来,把委屈憋下去,把无助包住。你对外是一个“还行”的成年人,对内却像个常年蹲在角落里的小孩,一边哭,一边小声念叨:“我真的尽力了。”

真正的伤,不在“失败”,而在“失败之后没人听你解释”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不是失败让你最痛苦,而是你在失败之后想说一句“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没人回应。

小时候写作业写不完,你想解释“我真的认真做了,但我这题不会”,但被说“别找理由”。你考试考差了,想说“我昨天晚上复习到很晚”,但被说“你就是不用心”。

每次你试图还原真相、澄清自己的努力,都被一句“你就是不够争气”盖过。你不再说话,也不再信任别人能听懂你的挣扎。

于是,你学会了对自己说:“我这种人,就是做不好。”

你不是从一开始就自我否定的,是经历了一次次被误解、被扭曲、被否认之后,才不得不把自己也纳入“加害者”那一边。

你开始变得严厉,变得批评自己,变得一点错都不能有。你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骂你了,可是你忘了,最先骂你的已经变成了你自己。

“我是不是又半途而废了?”不是事实,是旧程序

很多人都会在某个阶段怀疑自己是不是“总是半途而废”。你也许已经完成了很多事,但每次新一轮失败或停滞来临时,脑子里跳出来的依然是:“我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了?”

这不是事实,这是你从小被输入的一套程序在自动运行。

那套程序告诉你:必须一次做成,不能出错,否则你就是失败者。你一旦停下来喘口气,它就跳出来指责你偷懒。你稍微懈怠一点,它就说你“又不争气了”。

你不是不想坚持下去,你只是撑太久了、太累了、没有人中途帮你看看你是不是该歇一下、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是不是其实你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责骂。

你不是半途而废,你只是没有学会如何在中途修复自己的系统。

“我是不是总是在努力时就陷入无力”是一个求救信号

这句话太真实了。它不是一条判断语,而是一条被压抑太久的呐喊。

你正在努力,但你突然掉进一种熟悉的状态:提不起劲、动不起来、觉得干什么都没用。你知道这不是偷懒,你也不想就此放弃,但你就是感觉身体和情绪都开始断电。

你陷入的不是普通的疲劳,是一种深层的无力感。它不是昨天才出现的,而是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的。

当你努力过,却失败了,当你解释过,却没人听,当你哭了,却被说“哭什么哭”,当你一次次试图被看见,却一次次被忽略——你就把这些感觉全部藏了起来,埋进身体,锁在意识下面。

现在你长大了,再努力的时候,这些东西又会突然浮上来,它们不是在拖你后腿,而是在提醒你:你不是机器,你不该继续用那种压榨式的方式逼自己“争气”。

你不欠谁成功,但你欠自己一点点温柔的修复

你要从那个被“争气”裹挟的系统里走出来,不能再用“对得起谁”来压自己。

你已经努力很多年了,不是说你该停下来,而是你该换一种方式努力。不是靠逼自己,不是靠羞耻、恐惧、指责,而是靠理解、靠节奏、靠信任。

你不是“不够争气”,你只是没被好好支持过。你不是“永远半途而废”,你只是从来没有安全地抵达过。

你可以慢一点,错一点,歇一歇,但请不要再说“我就是个没用的人”。你不是。你是那个在从小到大那么多次失败和误解中,还愿意一遍遍尝试活得更好的人。

你不用再争气,你只需要真实地呼吸。你不是要去讨好任何人,你只是在试图修复那个被掐断的你。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