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2025-04-20
问:
允许就够了。无论此刻内心如何翻江倒海,无论自己多么愤怒,无论自己多么反感,无论自己身处在什么样的状态里,不跟他斗争,不跟他对抗,允许就够了,允许他就这样存在,一切都是被允许的。
答:
有时候,心里真的很烦。
不是那种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烦,也不是你自己能立刻搞懂的烦。你只是突然感觉到整个人被什么拧住了,像是被困在身体的某个角落里,怎么动都别扭,怎么想都不对。你不知道要对谁发火,也不知道该不该发火。你甚至知道这个情绪可能是没来由的,但它就在那里,挥之不去。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不行,我得赶紧调整,我不能这样。我得想点积极的事情,我得让自己赶紧振作起来。
你看,这就是我们从小被训练出来的方式——不要沉进去,不要认输,不要被情绪拖下去,快点好起来。可我们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你可以不对抗它。
你可以,就那样,看着它,看着你内心这一团乱七八糟、说不清楚、弄不明白、甚至还有点羞耻的东西,就让它待在那里,什么也不做。
你允许它。
你允许它存在,不管它是愤怒也好、无力也好、恐惧也好、厌恶也好,你不需要解释它,不需要改变它,不需要和它讲道理。你只需要让它呆着,像一个你暂时不理解的朋友,就让它坐在那里,不打扰它,也不推开它。
你允许它,是在对自己说:我知道你这样,我不催你,我不想办法解决你,我不装作你不存在,我就在这陪着你。
这个“允许”不是一种技巧,也不是某种高尚的忍耐。
它是你给自己发的一张“我还可以这样存在”的通行证。
你可能从小到大都活在“情绪是不对的”“不理智是不成熟的”“哭是懦弱的”“愤怒是没修养的”这些看不见的规训里。这些声音混合成一个内在的审判者,它在你每次情绪起来的时候,第一时间跳出来否定你。
你刚感到一点委屈,它就说你太玻璃心。你刚想要发火,它就说你太情绪化。你刚想放松,它就说你太懒了。
你被这种声音训练得太久了,以至于一旦有真实的东西浮现上来,你本能地就想压下去。你不敢放它出来,你怕自己会被它吞掉,怕会失控,怕会做错事。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怕情绪”的机制,其实比情绪本身还耗人?
真正消耗你的,不是那一阵愤怒,而是你不断试图压制愤怒的过程。
真正让你精疲力尽的,不是情绪本身,而是你始终不愿意看见它,只想着怎么摆脱它。
你反复地想“我不应该这样”,你拼命找原因,你阅读、冥想、深呼吸,什么都试一试,结果最后你累了,但那股情绪还在。
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被你真正看见过。
你从来没有坐下来,好好地、安静地,看着它,对它说:“好,我知道你来了,我不懂你,但我不打你。我让你在这儿,你什么时候想走,再走。”
那个允许的动作,看起来什么都没做,但其实你已经开始从“压制自己”转向“陪着自己”。
很多时候,人真正的成长,不是你想通了多少大道理,也不是你改变了多少坏习惯,而是你终于学会了一种姿态:你不再和自己打仗了。
你不再那么快地想“这不行”“这太糟糕”“我怎么又这样”,你开始慢一点、软一点、退半步地对待你自己。
你愤怒的时候,你允许那个怒气在胸口像火一样烧着。你烦躁的时候,你允许自己转来转去、不想说话、不想动。你难过的时候,你允许自己垂着肩膀,就这么坐着,不做任何事。
这个“允许”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你什么都不管,而是你终于开始不再否定你此刻的状态。
你终于相信,哪怕此刻是一个乱七八糟的我,是一个失控的我,是一个窝在沙发角落、脑子里乱成一团、谁也不想见的我,也是可以被存在着的。
你终于允许这个“不完美的我”站在台前。
他不用化妆,不用准备稿子,也不用解释他的出场。他只是在那儿,你就让他在那儿。
然后你会发现,那些被你允许过的情绪,就像是被安抚的孩子,它们不会再胡闹了。它们一开始可能会嚎叫、咆哮、翻腾,但只要你不是想急着把它赶走,而是像抱一个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那样,温温地抱着它,不动声色地守着它,它反而会慢慢停下来。
情绪就像水,你越泼它,它越溅你一身;你越想围堵,它越找缝往外涌。你唯一能做的,是让它流过去。
让它走它该走的路,哪怕它现在把你淹得喘不过气来,你只要不拼命挣扎,水迟早会退。
而你,也不会被它带走。
因为你本来就不在情绪里。你在情绪之上。你是那个允许它存在的人。
你是那个,终于不再羞于自己的情绪、不再躲避自己状态的人。
你开始长出一种真实的稳。不是情绪都不来了,也不是状态永远清明,而是你终于不怕了。
你终于有勇气对自己说:“现在这样也可以。”
这不是懒,不是逃避,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一种深刻的、向内的接纳。
那种接纳感,会从骨头缝里往外渗。它会让你在最难的时候,都还有一个自己的怀抱可以靠着。它会让你知道,不管多痛苦、多少次失控、多少次怀疑自己,你都还有一个地方——那个允许一切发生的你自己。
这,就是最深的力量。
这篇就是我跟AI协作的产物。
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也正在试图理清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做一个【AI结构化表达陪跑群】,一起用AI把脑子里的混乱、卡顿、模糊一点点梳理清楚,把它们写出来、说出来、变成你的语言系统。你不需要会写,只需要愿意开始。不做课程,不讲方法,只一起动手,每天一点点沉淀属于自己的内容资产。
如果你也想加入,就来评论区告诉我,或者私信【陪跑】两个字,我把你拉进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