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内化矛盾论】第十三篇:阶层的冰山:你看到的是资源,背后是结构性剥夺
2025-04-10

当我们谈“阶层固化”,很容易将其归结为资源分布不均:好的学校进不去、好工作没人脉、资产增长跑不过通胀。于是你看见的是“别人有,我没有”,看见的是“起点不同,努力无用”,看见的是一个静止的阶层屏障。

但如果你读懂《矛盾论》,你会明白,阶层问题从来不是表面的资源差异,而是一个深度结构性矛盾的系统体现。它不是谁多谁少的问题,而是结构如何决定谁有资格进入资源分配机制,谁连进入的路径都没有

这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财富、教育、职业、圈层,看得见,也容易嫉妒。但你真正要理解的,是藏在水面之下的结构性剥夺:一种将个体排除在“系统节奏与反馈机制”之外的底层逻辑。

毛泽东在讲社会矛盾时,强调必须看到“结构性因素决定关系”,而不是“个人素质决定命运”。这正是阶层问题的洞见起点: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你所处的结构剥夺了你努力能被放大、被转化、被看见的路径。

比如你读了很多书,却进不了核心圈层,不是因为你读得不够,而是这个圈层的信任机制根本不是基于知识密度建立的,而是基于“共同经验结构”和“背景对称性”。你连开场白都没有,就永远只能待在外围。
你有很强的技能,但没人用你,是因为结构里没有“匹配你”的位置,不是你太差,而是你根本没有进入系统的接口。
你想逆袭,却发现自己连学习什么、去哪里问、怎么进场都不知道。这不是你愚蠢,而是你从小所受的训练和暴露环境,让你对“结构地图”没有任何感知力。

结构性剥夺的本质,不是把你往下压,而是让你看不见通向上面的路。而最残忍的是,它还让你相信:这一切只是你自己不够好。

你不觉得你被剥夺了,你觉得你不够配。这才是结构性矛盾最隐蔽的地方。

再往深一点看,这种阶层结构还嵌入到制度中,比如教育系统表面公平,其实资源分配完全被区域、户籍、经济能力控制;比如看起来人人可以创业、搞副业,但本质上“流量入口”“资本聚焦”“规则制定”早已被集中在极少数结构性节点中。你可以上场,但你根本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

而一旦你看不清这种结构,你就很容易将矛盾归因于自己,或者误以为“打败另一个穷人就能上岸”,最终在结构内斗中内耗殆尽。

毛泽东之所以强调“主要矛盾”的判断力,是因为只有看见结构,才能真正改变命运的起点。你若总盯着表面的资源分布,而不去识别结构性分配机制,就只能在系统边缘不断重复徒劳的努力。

你看到的是“他有钱我没钱”,而结构看到的是“他从小接受了能将信息变成资源、关系变成信任、话语变成资本的系统训练,而你没有”。

你看到的是“他有门路我没有”,结构看到的是“他在一个默认对他友好的结构中行动,而你要先花巨大代价进入那个结构的接口验证程序”。

所以,真正的阶层不是财富差距,而是“谁拥有被结构承认的行动路径”。

这才是阶层的冰山:不是你看见的贫富,而是你看不见的路径。

你若只盯着资源,而不看结构,就会掉进“挣扎者内卷、得利者稳坐”的完美陷阱。

那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不能改变出生,但我们可以训练结构感知力,重建路径识别力。你要不断问自己:

我现在被剥夺的,是资源,还是进入结构的能力?

我看到的机会,是否只是结构边缘制造的“希望幻觉”,真正的命门藏在哪里?

我是否愿意从抱怨“为什么不公平”,转向发问“结构是如何设置的”?

因为只有当你开始从“我想拥有”转向“我识别系统”,你才真正开始拥有重构命运的力量。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