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矛盾论】第八篇 · 所谓发展,不过是一次次穿透矛盾的训练
2025-04-10
发展,在日常语言中,通常被理解为规模扩大、效率提升、地位上升。但《矛盾论》中的发展,不指这些表层变化,而是更为根本的一件事:一个系统如何通过一次次对矛盾的识别、应对与解决,从而突破原有结构局限,进化到更高阶的稳定状态。
这意味着,发展不是一种“向上”的运动,而是一种“穿透”的能力。你穿透的是张力本身。不是绕过去、压下去、转移焦点,而是看见问题的真实结构、看清它内部的对立统一机制、识别它的主导矛盾,并对其展开有序干预。
毛泽东讲:“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斗争。”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如果没有内在张力,没有对立面的交织、碰撞、转化,就不可能有任何真实的发展。系统只能在相反力量的拉扯中完成形变与升维。矛盾就是演化的根器。
你想象一下,一个从未经历任何矛盾冲突的孩子,会怎样成长?他从未被质疑过,从未经历内在拉扯,从未遇到需要深度调和的冲突结构。他可能长得很好看,很乖巧,很配合,但他的心智系统是空的。他没有“穿透矛盾”的肌肉。
而一个真正有成长性的系统,一定是反复经历以下过程:张力浮现——主次判断——适度承压——结构解法——能力扩展。这个过程,才是发展真正的路径。
放在人生层面来看,一个人想要“向上发展”,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拿多少头衔,而在于:他是否具备处理更复杂矛盾结构的能力。他是否能识别隐藏矛盾,看见多方张力的本质,而不落入情绪的自动化反应。他是否能在多重拉扯中维持内在秩序,而不是非此即彼地被撕裂。他是否能看穿表象,抓住推动系统演进的核心杠杆。
发展,不是变强,而是变得更有系统识别力与结构调度力。
比如你从一个普通职员成长为项目负责人,你遇到的不是更多的知识挑战,而是更多的结构性矛盾:上级需求与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团队个体与集体目标之间的矛盾,客户真实痛点与甲方空洞需求之间的矛盾。你解决不了这些张力,你就只是“升了职位”,却没有“发展成新的人”。
再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更自由的人,不再受困于他人评价。这不是靠情绪自我鼓励,而是靠你反复看清:你的“讨好”来源于什么结构?你与父母的早期互动模式里,是否隐藏着“被接纳与被否定”的张力?你能不能承受“不被理解”的短期孤独,从而获得“自我节奏”的长期安定?你不穿透这个矛盾,你的自由就是幻觉。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发展就是结构的重构。而结构的重构,必须以“识别矛盾—化解矛盾”为中轴展开。
所以,发展不是效率问题,而是结构应对力问题。你能对付的不是更多事件,而是更深结构的复杂度。
你每多识别一种矛盾结构,就多了一种发展路径。你每多掌握一种穿透矛盾的能力,就多了一个命运的支点。
问题来了。大多数人误以为的发展,是“绕过矛盾”的艺术。是快速找到替代品、捷径、资源、人脉,以避免真正的系统冲突。但所有被掩盖的张力,最终都会从系统另一端爆出,以更猛烈、更失控的形式反噬原系统。
你越想逃开矛盾,越走不出矛盾。你越想解决问题而不触碰结构,就越制造更深的系统危机。
所以发展不是“找到答案”,而是练习在结构之中看清张力、忍住判断、看住自己、调整因果、重新配置结构。
而这些东西,不靠知识增长,不靠技巧堆砌,只靠你一次次进入矛盾深处,不逃不躲地穿透它。
这才是毛泽东讲的“矛盾推动发展”的真正意思。
发展,不是胜利,而是一次又一次练习成为更高级矛盾调解者的过程。
你愿意练这门功吗?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