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在写作的底层,思考如何“创造行业规则”
2025-04-07

好啊,咱今天不端架子,也不扯大词,来聊聊写作这个行当里的“行业规则”到底怎么来的,又该怎么被改写。

你别看现在满地写作者,动不动搞写作课、写作训练营、写作副业三板斧,个个都像是“内容界的巴菲特”,其实大部分写作者啊,都是在一套早就被设定好的游戏规则里,扮演一个“听话又努力”的内容生产工。

你以为你在写作,其实你在服从。

——服从平台推送逻辑,服从流量审美,服从“标题党-钩子段-爽感文”的内容流水线。
——你以为你在“表达”,其实你在“打螺丝”。

那咱今天就来扒一扒:如果你真想不一样,你不是得写得更好,而是得写出“别人愿意照着你这套方式来写”。那时候,你才是在创造规则**的人。

一、写作不是创作,是“叙事标准”的殖民地
写作行业的最大幻觉是什么?

“只要你写得足够好,读者自然会看见你。”

这话放到10年前,或许还能信一点。放在今天——别逗了。

今天的写作行业,是算法喂养下的“高适应性内容物种”进化场:

谁更懂推荐机制、谁能拆解爆款结构、谁能精准喂给读者“欲望残渣”,谁就火。

——你说得深?对不起,太慢热了。
——你写得美?对不起,不够钩子。
——你句子太长?拜托,人家都只刷前八秒。

你发现没?平台不鼓励你创造新语言,而是鼓励你“复写”既有模式。

你的语言风格,最终要服从平台的数据规范;你的结构逻辑,要迎合流量的肠胃曲线。

说白了,写作不是创作,而是“内容适配工程”。

你不是在创造表达方式,而是在修补通往算法之门的内容密钥。

你以为你是作者,其实你是执行编辑。你以为你在打破边界,其实你只是在填空题。

二、所有能挣钱的“写作模式”,都是有人提前设定好的舞台剧
你发现没有?不管是公众号,知乎,还是最近火得一塌糊涂的小红书、短剧、甚至AI写作提示词,最后真正能跑通商业化路径的写作形式,背后都藏着一套“预制结构”。

比如,公众号的黄金时代流行“四段式”:引发共鸣——抛出冲突——铺陈观点——情绪结尾。

再比如,小红书的爆文写作模版:开头抓痛点——中段讲“转变”——结尾总结心法。

你说这不是套路?我告诉你,这是行业准入门槛。你不照这套走,你连读者的注意力都蹭不到。

所以你明白了吗?真正挣钱的写作形式,从来不是你灵光一现,而是“被标准化”的那部分。

——谁能标准化,谁就能收割。
——谁能定义“写什么才是对的”,谁就是新一代写作界的“造币者”。

而你如果只是照葫芦画瓢,那你顶多做个“打工写匠”,永远替别人完成他们的内容帝国。

三、那到底谁在写作的“行业规则”?是平台?是头部作者?还是一种集体幻觉?
说穿了,其实写作行业的规则来源很简单——能构建闭环的那个人。

比如,罗振宇当年一套“知识服务”模式,靠“时间的朋友”年终演讲构建信任、靠“得到”APP变现体系收口,他写的,不只是内容,而是一个“消费知识的产业闭环”

他的写作规则不是“怎么写得好”,而是“写成什么样可以被买单”。

再比如,樊登读书一开始讲书,后面直接升级为“内容服务体系”:培训、加盟、课程、线下空间……讲得好不好早就不重要了,关键是能不能复用成系统、套成模板、卖出渠道。

你看到了吗?写作真正的力量,不在于文字本身,而在于:你能不能用它作为结构入口,带出一套新的认知闭环与产业玩法。

写得再好,也只是内容劳工。
写得能被套用、能被教学、能被规模化,那你就是内容资本家。

四、真正牛的写作者,不是写出来一篇爆文,而是制定一套“他人纷纷模仿的创作方法”
我最佩服的一类写作者是什么?

不是年更百万的自媒体,也不是文风炫技的“文艺老炮”,而是那些能一边写,一边搭建别人“怎么写”的人。

比如有些人写爆款写多了,开始搞“爆款写作训练营”。你以为他在变现?不,他在“编写行业规范”。

再比如有些人自己做内容分发平台,靠写作引导流量沉淀到私域,最后形成“内容产品-用户成长-复购模型”。

这才是高手。

他不是在“写”,他是在“布阵”。他写出来的每一句话,不只是表达,而是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叙事方法,一种新的人群分类法,一种新的价值交付模型。

当别人开始引用他的结构、他的术语、他的风格——他就变成了写作行业的“规则缔造者”。

五、如果你真想“写出行业规则”,别再卷文字,要开始做“结构输出者”
你问我,写作的尽头是什么?

我告诉你——写作的尽头不是文采飞扬,也不是粉丝百万,而是:你能不能把你那一套表达逻辑,变成别人模仿、引用、依赖的“系统结构”。

你不一定要写得惊天动地,但你一定得能:

让别人照着你的套路写出他们的东西

让平台愿意优先推你的结构化内容

让“写成你这样”变成一个“被传播”的标准

这时候,你就不是内容工匠,而是语言工厂的主人。

结语:写作的终极一跃,是从表达者变成“表达方式的制定者”
你别再被“要写得好”这句话绑架了。真正的高手,根本不卷表达质量,而是在卷表达结构与话语主导权。

你要写的,不是一篇文章,而是:

一种足够自洽的写作范式

一套可被教学、可被迁移的表达系统

一整块能够自我生长的“价值生产结构”

到那一天,你就从写作者,变成了写作行业规则的创造者。

这,就是你该走的方向。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