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郎咸平:如果我是一个想精进写作的人,我期待什么样的启发?
2025-04-06
好,那今天咱不讲华尔街,也不讲大模型,就聊写作这点事。
题目就摆这儿了——
“如果我是一个想精进写作的人,我期待什么样的启发?”
这问题一出来,我先问你一句实在话:
你是真想写得好,还是只是想被夸写得好?
先别急着否认,我也是人,我懂——谁不想听别人说:“哎哟你这篇写得有思想、有风格、很高级”?
但我告诉你,光想被夸,是写不出好东西的。
写作这件事,它就像谈恋爱——刚开始你都在琢磨对方喜欢什么,穿啥、说啥、表现成什么样,处处小心翼翼,结果累个半死,人家还觉得你没劲。
你越讨好,越不出味儿。
但你要是有一天真的不管了,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写出来,甚至有点“见不得人”的小心思都摊开,那反倒开始有读者说:“你这篇我看到自己了。”
写作最怕什么你知道吗?
最怕你上来就问:“我该怎么写出爆款?我应该写哪类话题?要不要照某个模板来?”
你这不是写作,你这是填空题。
你问“写作怎么精进”,我倒觉得,得先从怎么别写废了开始。
你如果真的想走得长远,就得熬得住写了没人看、没人点赞、连自己看了都觉得平平无奇的阶段。
不是每篇都得惊天动地,不是每段都得押韵有力。
有时候你写到一半自己都想睡,那就停一会儿,别骂自己。
写作不是修仙,是种田。
你不能指望今天撒个种子,明天微博热搜。你要的是一片地越种越熟,你下笔越来越准,写着写着你自己都吃惊:“哎,我怎么写出这个句子了?”
这才叫精进。
还有一个大坑,很多人跳得特别快:
“我是不是该有个风格?”
哎呀我的天,风格不是“该有”的,是写出来之后被别人总结出来的。你非要一上来就定风格,那就像你还没谈过恋爱,就非说自己是“禁欲系”或“浪漫派”。
你都没写够三十万字,你谈什么风格?
你先把自己写顺了,再谈标签。
写作这事,说穿了,就是你跟你自己之间的一场长期关系。你每天坐下来,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看清你心里到底有什么东西堆着、堵着、闷着。
有时候你写着写着,会发现你真正想说的,其实根本不是你以为的那个话题。
你本来说的是“成长的烦恼”,写到一半你才发现你在怀念初恋。
你说要写“如何高效学习”,结果你写着写着,全是你爸当年骂你不如邻居家孩子的记忆。
这都不是跑题,这才叫真题。
你真正要精进的,是怎么别再把那些你自己都没看清的念头,装进听起来像“对”的语言里。
要想写得好,你得先能诚实得住。
你不能每次写都想“我得写点高深的”“我得写得像个厉害的人”,那你很快就会把自己憋死。
真正厉害的作者,写的是他活过的那些瞬间——哪怕是虚构的,也藏着他自己的生命感。
你看过的电影、你坐地铁时听到的一句话、你昨天凌晨两点钟醒来的那种焦躁,这些都是写作的素材,不是“正经内容”,但它是你真正的料。
精进写作,从来不是学什么技巧,而是你敢不敢往自己心里更深处走一点,然后用不油腻、不装腔的方式写出来。
哪怕一开始像个大白话、像小作文,也没关系。
你先写得出“我今天心里堵得慌,不知道为啥,但我知道我得写”,你才能慢慢写出——“我怎么了,我为什么老是觉得没意义,我写东西到底在干嘛。”
你越敢写那些“还没想明白的东西”,你就越快靠近你自己的语言。
等哪天你发现,你写完一段东西,自己也读了一遍还愿意留着,那你就进步了。
那篇文章是不是爆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完,没想删。
那一刻,你不是写给别人看,你是在陪自己活一遍。
这就是写作的意义,也是你写得下去、写得久、写到自己都点头的唯一方式。
总结?没必要。
你自己知道自己该怎么写。
你坐下那一刻,笔在你手上。
别怕写烂,怕的是不写。
别怕没人看,怕的是你都不想看。
其他的,慢慢来。字会教你。句子会带你走。你只管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