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山水蒙卦九二爻视角学毛主席
2025-04-04

好,我们继续,走进蒙卦九二

卦辞是: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看到这句卦辞,很多人会有点懵:前一爻还在讲“发蒙用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柔和?“纳妇”“克家”,像是成亲立室的画面,跟教育、启蒙、认知有关系吗?

有。非常有。

而且,这一爻,正是整个“蒙卦”里最温润、最圆满的一笔。

它告诉你:一个真正开始走上成长、通达、自我构建之路的人,是怎么样的状态。

他不是突然“知道了”,而是慢慢“愿意被包裹”,愿意接受节律、结构、协同、耐心。他开始建立关系,愿意归入系统,也愿意承担责任。

我们一句句来看。

「包蒙,吉。」

“包”,是包裹、接纳、承载。

“包蒙”,不是把“童蒙者”裹起来不让他动,而是说:他愿意被系统温柔地接住,他不再排斥、不再狂妄、不再抗拒引导,他愿意在节奏中慢慢展开自己。

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状态。

很多人,一旦意识到“我无知”,不是安下心来学,而是急于“抄捷径”。他不想被包住,他想飞跃。他以为启蒙就该是“被启发一下,然后立刻走上巅峰”。

而“包蒙”代表的是另一种人——他知道自己未成熟,但他不焦躁,他反而愿意待在“被接住”的状态里,一点点走。

毛主席在1920年代刚接触马克思主义时,就是一个典型的“包蒙”状态。

他并没有立刻全盘接受西方话语,而是花了大量时间去读中国古典、历史、哲学、宗教,他愿意让自己在各种思想系统之间缓慢穿梭,而不是急着“归信”。

他的学习节奏,不激进、不表演、不炫耀,而是内在打磨。他不是一个被“点燃”的人,而是一个被“温火慢炖”的人。

这就是“包蒙”。

吉,是因为这种姿态,才真正适合成长。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容器之间的共鸣。你愿意被容纳,你才有机会成长。

接下来这句——「纳妇,吉。」

这句一看就像“结婚吉祥”的意思,但《易经》从来不只讲表面。

“纳妇”在卦象中代表的,是接纳另一种能量,完成结构性的结合。

在这里,它的意思是:

童蒙之人,开始愿意与外界建立连接。

他不再封闭在自己的脑袋里,而是愿意让外部的智慧、他人的经验、节奏性的力量与自己结合。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闭门修行,而是你愿不愿意和系统发生“共建关系”。

你愿不愿意“纳”下那个你曾经抗拒、轻视、误解的结构性能量?

你愿不愿意真正进入关系之中——不只是听听道理,而是让那个节律,真的“进到你身体里”?

你纳下来的,不是“外部妇人”,而是你生命中的“他者结构”——比如规矩、比如反馈、比如节奏、比如现实。

当你开始愿意接纳它们,“纳妇吉”。

你终于有了成为一个系统之人的基础。

最后一句最妙:

「子克家。」

这不是一个“儿子成家”的表面喜讯,而是讲:当你完成了接纳,你就有了“构建自己系统”的能力。

“子”,在这里是你;
“克”,是能够、有能力;
“家”,不是家庭,而是结构、系统、自我秩序。

意思是:

你从一个“混沌的蒙昧之人”,成长为了一个能够建立、治理、管理自己生命结构的人。

你不仅能听懂规则、看懂秩序,还能开始参与建构,并逐渐成为一个能自我运行、自我复盘、自我更新的“活系统”。

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

不是让你知道一个什么结论,而是让你具备“建构自己的结构”的能力。

这时候,你不再是“童蒙”,你是一个可以“成家”的人了——不是结婚生子,而是你内在有了逻辑、节奏、能量、秩序与自主性。

你成了一个通人。

这一爻,送给所有:

— 已经开始重新学习
— 愿意放下旧认知
— 愿意进入系统性训练
— 愿意被节律包裹一段时间
— 愿意进入“缓慢建构期” 的人

你不是“慢”,你是在“筑基”。

你不是“滞”,你是在“养气”。

只要你稳住、愿意被引导、愿意与系统对话,你一定会有吉。

你将成为一个“可成系统”的人。

下一爻,是蒙卦六三

那里讲的是另一个陷阱:当你想教育别人、引导别人、做启蒙者时,你太急、太轻率、太草率地“发问与作答”,会发生什么?

它讲的是“教而无方”的结果,是那些动不动就想“帮别人明白”的人,最后反而“害了对方、伤了自己”。

咱们下次写。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