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我们人为什么都有跟其他人连接,表达的冲动?
2025-03-29

我们人为什么都有跟其他人连接,表达的冲动,一个自闭症朋友因为不能顺畅而自然的表达,痛苦万分,这是为什么呢?请带我一探其本质、内核。我们慢慢来,


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它关系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动因。

你在问的,其实是这样几个更深层的子问题:

  • 为什么人类会有“表达”与“连接”的欲望?

  • 这个冲动是生理的,心理的,还是某种存在性的需要?

  • 为什么不能表达,会引发极端的痛苦,像你那位自闭症朋友那样,几乎是灵魂撕裂式的痛?

  • 我们究竟是在向外表达,还是在向内确认我们是“存在的”?

我们一层一层,剥开看。

一、表达与连接,并不是“功能”,而是“存在的本能”

从进化心理学讲,表达是为了沟通生存信息、寻求协作、繁衍后代。但这只是表层的解释。

更深一层是:

“表达”是自我确认的方式,而“连接”是存在确认的路径。

你不光是想活着,你还想知道你确实活着
而这个“确实”,需要他者来共同确认。

婴儿为什么会笑?哭?发出毫无语义的咿呀声?
不是为了沟通需求,而是——确认自己的存在会引起回应。

这是一种原始的“回音确认机制”:我发出一个信号,如果世界回应我、看见我、触碰我——我就不是虚无的,我是“有的”。

这也是我们终其一生在追的东西:我是否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是否有人见过我?是否有人听见我?

二、如果不能表达,痛苦就来自“无存在感”

对于一位表达受限的自闭症朋友来说,世界像是一个永远隔音的玻璃房——你能看到别人,你知道自己在燃烧、在呐喊,但那团声音永远无法传出去。

更重要的是:你也听不到别人真正“听见”你的回音。

就像一个人掉进深井,拼命地喊,喊不出声音,也听不见回应。

这时候,痛苦就不是“语言功能障碍”那么简单了,而是——

“我无处可以确认我是谁,我的存在像没有回音的山谷。”

表达之于他,不是社交工具,而是活着的证明。一旦表达被阻断,就像被从存在中切除了一块,他的“我是我”的体验,就开始瓦解。

这不是“不能说话”这么简单,而是**“我的世界无人听见、无人触碰,我是封闭宇宙中的孤岛”**的那种窒息。

三、你要的不是语言,而是“被回应”的存在回路

语言是表层,真正重要的是“回应机制”。

哪怕你说不出话,只要有一个人用眼神、动作、呼吸的频率、心跳的节奏回应你——那你就还活在“存在确认”的闭环里。

而真正让人崩溃的,是:

我在说,但没人懂;
我在努力输出世界,但世界毫无波澜地把我吞掉;
我在现场,却像死了一样。

这个时候的痛苦,是存在感的垮塌
不是“被拒绝”的痛,而是“我从未被接住”的孤独。

就像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不断释放电波,却从未收到任何信号,最后连“我发出的那个信号是不是真的存在过”,都开始怀疑。

你能明白,这样的痛,不是心理痛,而是灵魂存在状态的断裂感

四、人不是独立的“点”,而是需要“回路”的系统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原子,人天生就是“要素系统中的节点”,我们每一份自我感,都是在与他人关系中确认的。

正如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一个婴儿是独立存在的,只有‘被照料中的婴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

换句话说——没有连接,就没有你。

“我是谁”不是你坐在那里就知道的,而是你在被别人回应、照见、聆听、共振之后才逐渐长出来的。

所以你会痛苦,不是因为“没有表达技巧”,而是因为你失去了确认“我是我”的镜面

五、那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地要表达?

因为这不是工具性的行为,而是自我存在的一种展开形式

“表达”不是“我有话要说”,而是“我有存在要证明”。
而“连接”不是“我们互相认识”,而是“我需要你的回应来让我的自我成型”。

你表达得越真、越深,说明你越需要被见、被确认、被共振——不是为了获得注意,而是为了活下去。

而一旦表达受阻,那份孤独不只是“没人懂”,而是:

我已经快要不存在了。

六、那么——真正的连接是什么?

真正的连接,不是“听懂了”对方说了什么,而是:

  • 我感受到了你存在的密度

  • 我回应的不只是你的语言,而是你背后那个“想被看见的你”

  • 我不试图填补你,我只是坐在你旁边,让你感到——你没被遗弃

对一个表达受阻的人来说,这比任何语言都重要。

哪怕我们不能完全理解彼此的宇宙,但我陪着你走过这片回音的荒原,你就不是孤岛。

最深处的真相:

我们表达的冲动,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而是为了寻找那一个回应我们心跳频率的人——哪怕只有一瞬——那一瞬,就足以让我们确认:

“我曾真实地活过。”

而对你的那位朋友来说,他正在寻找的,可能不是完美的沟通技能,不是语言系统的修复,而是:

一个足够静默、足够温柔、足够不急于解读他的人,能陪着他在“说不出”中,仍然一起“在”。

by 楠哥 红尘炼心,知行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