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罗永浩一个坑位卖60万脏钱背后:放下面子赚钱,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2025-10-25

那天是个平常的工作日,下午三点,抖音热搜里忽然蹦出一个名字:罗永浩。直播间挂着六十万一个坑位,品牌排着队进场,几乎一秒钟抢光。弹幕满屏刷:他变了。有人说,理想主义塌陷了,也有人说,终于活成成年人了。镜头里,他穿着灰衬衫,微笑、介绍、试吃,一切都像一场预演好的复出秀。但我注意到他手上的那只表——不是奢侈牌,也不是借来的——是一块旧表,表带磨出了痕。那种痕迹只有在你每天戴、天天干活时才会出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他没变,他只是活成了现实。

有记者问他:“你不觉得做直播很掉价吗?”他笑了一下:“掉价比掉饭碗好。”这句话有点狠,也有点真。很多人听完这句话陷入沉默。那些还在办公室里吐槽领导、盯着KPI的人,突然发现,一个敢认输的人,也许更清醒。

人一辈子,总要有那么几次,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你以为自己是理想主义的骑士,其实只是没钱的浪漫主义者。罗永浩早就懂了。锤子倒下后,欠债六个多亿,换成别人早跑路了,他没。他发了条微博:“我会还的,一分不赖。”没人信。因为在中国,讲还债这两个字的人太少了。三年过去,他真还完了四个多亿。靠直播。靠一个个坑位,一场场吆喝。有人骂他俗,说他以前那股子理想味没了。可你细想,他到底错在哪?他没骗、没赖、没逃。只是换了种方式挣钱。

但我们太喜欢“干净的理想主义”了。干净到不能沾烟火气。似乎只有穷才高贵。你一旦谈钱,就变脏。可问题是,真正撑起生活的,正是那些“脏活”。理想不能当饭吃,饭却能养理想。没有底气的人,哪来的风骨?

我记得连岳写过一句话:“年轻人不爱钱,是很可怕的事。”那时候我不信,总觉得谈钱太俗。二十出头那几年,我也装过不在乎钱。喜欢说“我只想做喜欢的事”,那时候最爱看穷游的书,看那些带点诗意的逃离故事。《背包十年》《再不远行,就老了》,我几乎能背出段落。以为理想就该漂泊,以为不在乎钱就很高级。结果毕业后,在北京地铁站口吃泡面时,我才明白,穷没有诗意,穷只会让你无能。

我认识的第一个摆摊的人,是大学同学。那时候他在南锣鼓巷卖明信片,一盒进价五块,卖十五块。刚开始我笑他掉价,后来他笑我穷。一个月后他买了新电脑,我还在跟老板争五百块实习补贴。那天他请我吃饭,桌上那盘红烧肉,我记了十年。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钱不会背叛任何一个认真对待它的人。

我后来也摆过摊。第一次摆的时候,怕被人看到,硬生生戴了口罩。那天卖了不到一百块,差点想收摊。第二天我换了个地儿,拼命喊、拼命笑,结果赚了五百。那种感觉有点像从地狱爬出来。你发现,只要你愿意低头,世界就不再那么冷。

罗永浩说,他做直播不是喜欢,是没办法。你听这话的时候,可能会笑。但真正的成年人都懂,这就是生活。北京人有句老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但到后来我们发现,饿死是真的。失节是虚的。你得先活下来,才能谈理想。

2014年,韩寒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人问他理想是什么,他说:“一年赚五百万。”那时候很多文艺青年骂他庸俗。可他后来说:“我有家人,我得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不文艺,但很真。朴树也是这样。那年他上《跨界歌王》,主持人问他为什么来,他说:“我需要钱。”全国网友炸了,说你不是清高的人吗?他淡淡地补了一句:“人得吃饭吧。”这就是现实。那些敢承认“我需要钱”的人,比假装清高的人体面得多。

赚钱不是羞耻,装不在乎钱才可耻。前几年我去参加一个创业分享会,有个姑娘在台上讲自己如何坚持理想,不为钱屈服。结果台下她团队的人悄悄说:“她一个月给我们发不出工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理想如果让别人买单,那不叫理想,那叫自私。

成年人最大的体面,不是撑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而是能扛得住生活的重量。罗永浩现在一天能赚几百万,但你仔细看他眼神,没有一点轻松。他知道这钱来得快,去得也快。他说他害怕再一次失败,但还是得干。因为债还没清,因为生活还得继续。

我采访过一个品牌方的人,他们说罗永浩的坑位费确实贵,六十万一个。但他们愿意付。原因很简单,他的观众信他。这个世界上,信任比流量更稀缺。很多网红带货一次割一茬韭菜,第二次就没人信。罗永浩不一样,他会真测产品,会在直播间道歉,会因为一个参数说错而返场解释。有人说他太较真了,我觉得那是他最后的倔强。一个曾经做手机的人,依旧还在较真。

前几天我看到一条留言,说:“罗永浩教我们一件事,能赚钱的理想主义,才是长久的浪漫。”这句话太对了。浪漫不是不吃饭的诗,而是能让人吃饱后依然想做点更好的事。

有一次,他在直播里推一款牙刷,观众吐槽贵,他没有立刻辩解,只是笑笑说:“那你可以用便宜的,但记得好好刷牙。”那句“好好刷牙”,让我突然觉得,这个人是真的老了。不是岁数老,是心态老。他懂得了,不争的力气,也是力气。

钱是门语言。穷人不懂它,富人善用它。懂钱的人不会被钱绑架,他们只是让钱去承担生活的压力。比起装出一副“我不在乎钱”的姿态,我更佩服那些敢说“我想赚钱”的人。因为他们至少还在努力。

去年一个朋友创业失败,负债两百万。那天我们在小饭馆喝酒,他突然说:“我现在才理解罗永浩。”我问哪点。他说:“以前觉得他丢脸,现在觉得他勇敢。原来真正丢脸的,是假装没事。”

赚钱,从来不丢人。丢人的是骗,是赖,是假清高。罗永浩身上有一种笨拙的坦荡。那种坦荡,在今天的语境里几乎被消失殆尽。大家都太聪明,聪明到把体面藏在面子里,却忘了体面其实在行动里。

在职场,你不敢提涨薪,老板就真以为你不在乎钱;在关系里,你不敢谈付出,对方就真以为你不需要回报;在生活里,你不敢承认自己累,世界就真的不会给你喘息的机会。成年人唯一能选的体面,就是努力赚钱,让自己不那么被动。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话:“自卑者总想被人看见体面,而真正体面的人,从来都不怕低头。”低头不等于屈服,它是看清。你越早接受“钱不是羞耻”,你越能活得平静。

我知道很多人害怕被说“现实”。可现实从来不是侮辱词,它是褒义词。现实意味着你在对抗虚假,意味着你在为自己负责。你低头,是为了让别人不再俯视你。

所以,当我看到罗永浩笑着喊“上链接”时,我不觉得他跌落神坛。相反,我觉得他终于回到了地面。地面才是真正属于成年人的位置。

有人问我怎么看他如今的成功,我说他配得上。不是因为他多有才,而是因为他认了输,还没丢掉尊严。那是成年人世界最难的事。

钱,是体面的工具,不是体面的敌人。你用干净的方式去赚它,用负责的心态去花它,这笔交易本身就很干净。

我们都该像罗永浩一样,学会低头挣钱,也学会抬头做人。理想要靠底气支撑,底气来自钱包。当你能坦然说出“我需要钱”,那一刻你才真正成熟。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