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商人思维的人很稀缺,大多数还是农民思维
2025-10-09
那天是秋天的清晨,城郊的空气还带着潮气。一个中年男人蹲在路边的小摊上,望着刚出锅的油条发呆。油条翻滚着,冒着气泡,他的微信却响个不停——供应商催款,客户退单,工厂工人闹情绪。他叹了口气,拿起手机发语音:“等我回去再说。”摊主递给他油条和豆浆,他没接,突然问了一句:“你一天能赚多少?”摊主笑着说:“看天气,看运气,反正只要天不塌,日子总能过。”男人点点头,笑得有些苦:“我以前也这么想。”
那一刻,他意识到自己过去二十年,其实活得和摊主没什么不同。一个是守着炉火,一个是守着厂房。一个怕天塌,一个怕单黄。表面不同,本质一样——都在靠“守”活着。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并不是被时代淘汰的,而是被自己的“农民思维”困住的。
农民思维不是贬义词,它是我们千年基因的底色。它让人勤劳、稳重、能吃苦,却也让人害怕变化、畏惧风险、执着于确定性。
商人思维则不同。商人活在不确定中,但能从不确定里找出规律;他们不怕风浪,反而靠风浪吃饭。
区别不在职业,而在底层逻辑。
我有个朋友阿诚,三年前辞掉了银行的铁饭碗,去做新能源设备的代理。当时所有人都骂他疯了:“你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做没人听说过的东西?”他笑笑,说:“市场还没开,我正好进去。”
刚开始的半年,他几乎赔光积蓄,天天被拒绝。那时候他常说一句话:“失败不过是试验的一种反馈。”
后来政策风口起,新能源突然爆发,他的公司第一个拿到区域独家代理权。去年,他赚了过去十年的总和。
我问他怎么敢赌。他说:“不是赌,是换一个系统思维。农民怕失去,商人怕错过。”
这句话,我记了很久。
农民思维是防御型的,习惯“守”,害怕变化。商人思维是进攻型的,习惯“动”,相信变化。前者在静态世界有效,后者在动态世界更有生存力。
在一个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不升级思维,就是最大的风险。
农民思维的人,总想把世界看成“存量博弈”:一块地、一份工作、一份存款——只要守好,就能活。但商人思维的人,眼里只有“增量机会”:这块地还能生什么?这份工作能换什么?这点钱能放大成什么?
这就是根本区别。
前几年,我在一个创业论坛上听过一位老企业家讲故事。他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靠‘生产’致富;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靠‘交易’致富;而在今天,最稀缺的是‘认知流动’。”
他举了个例子。
同样是开饭馆,有人盯着锅,有人盯着人流。前者每天忙着采购、做菜、记账,利润薄得像纸;后者研究地段、用户画像、客单价,三个月就能开第二家分店。
这不是勤奋差距,而是思维系统不同。
农民思维靠“苦劳”换回报,商人思维靠“杠杆”放大价值。
你仔细看身边,那些最累的人,往往最穷;那些最不慌的人,往往最富。
农民思维相信“勤能补拙”,商人思维相信“势能胜勤”。
有人每天十二小时工作,拿着固定工资;有人用两小时做出能自动赚钱的系统。表面都在努力,实则路径不同。
我曾见过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一位做手工饰品的姑娘,三年时间日夜赶工,月收入始终不到八千。后来一个朋友提醒她:“你不如拍视频,教别人做。”她犹豫了三个月,终于尝试。
结果半年粉丝破百万,课程收入几十万。
她才发现,自己以前在“做事”,现在在“做系统”。
农民思维靠“干”,商人思维靠“复利”。
你会发现,商人永远在问:我这件事能否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
农民永远在问:这件事能否稳定、稳妥、不变?
两种思维,看似都为生存,实则方向相反。
农民思维的尽头,是稳定的贫穷。商人思维的尽头,是滚动的成长。
但这条路,并不轻松。
真正的商人思维,意味着不断试错、不断修正。
去年我采访一位互联网公司高管,他分享过一个失败实验。
那年公司花几百万做了个新项目——短视频培训。最初反响不错,后来因为团队理念冲突,数据骤降。别人都劝他撤,他反而加倍投入,说:“问题不是方向错,而是方法没调对。”
他重组团队、优化内容,三个月后用户量暴涨十倍。
他说:“失败不是终点,是实验报告。”
这,就是商人思维的韧性。
他们从不害怕试错,只害怕不试。
哈佛商学院曾发布研究报告:在新兴市场创业者中,失败一次后再次创业成功的概率,比第一次创业高40%。
换句话说,能否承受失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真正进化。
农民怕失去收成,商人靠经验种新田。
人和人差别,从来不是智商,而是心智。
商人思维不是算计,而是理解价值。它不是唯利是图,而是懂得“利他共赢”。
一个有商人思维的人,从不会说“别人赚了我就亏了”。他会想“我们能不能一起赚”。
他理解交易是文明的桥梁,而非欺骗的陷阱。
还记得那位摊主吗?后来我又去过那条街。那天他没摆摊,在对面新开的早餐店里忙碌着。店铺干净明亮,前台贴着二维码点单。
我问他怎么转型的。
他笑着说:“有人教我用短视频,我就拍了几条,没想到火了。现在连加盟的人都来了。”
我惊讶:“你现在也成商人了?”
他擦擦手,笑着摇头:“我哪懂商?我就想着多试试,不怕亏点。”
那一刻我明白,商人思维不是标签,而是行动。
不怕变,不怕错,敢换系统的人,哪怕起点是路边摊,也能走到商业的中央。
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普通人要怎么变富?”
有人答:“你得先学会像商人一样看世界。”
别把生活只当“田地”,要把它看成“市场”。别只想着收成,要去思考流动。别害怕交易,要学会合作。
当你开始愿意用“价值思维”取代“安全思维”,你就已经在升级。
人活着不是为了“守”,而是为了“生”。
农民思维让人安稳,却困于土;商人思维让人冒险,却长出路。
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外,看见更大的世界。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