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得到CEO脱不花:面试一个人,问这4个问题就够了
2025-10-02

那天是个阴天,空气里有点潮湿。一个年轻人坐在候场区,手心微微冒汗。他即将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面试。他心里默念着那些标准答案:我的优点是勤奋,我的缺点是追求完美。可他也隐隐觉得,这些准备好的句子,或许没什么用。果然,进场之后,面试官只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你突然有半个月的带薪休假,必须研究一件事,你会研究什么?”他愣住了,脑子一片空白。那一刻,他才意识到,面试不是考试,真正的问题,考的不是准备,而是你这个人。

职场上,决定你能走多远的,不是简历上那几行漂亮的经历,而是别人能否看清你真正的底色。脱不花曾说过,面试一个人,其实只要问几个问题,就足够了。这些问题,不是套路,而是直击人心的入口。它们让你在短短几分钟里,看清一个人的驱动力、格局、取舍和反思能力。

有趣的是,谷歌在人力资源研究中发现,曾经他们疯狂去招聘编程大赛的冠军,以为那是世界上最顶尖的程序员。但几年后他们发现,这些人并不一定适合谷歌。为什么?因为赢得比赛靠的是外部规则的激励,而在真实世界里,谷歌需要的是能主动打破规则、去探索新可能的人。相比奖杯,他们更在意一个人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那天,我和一位人力朋友聊起这个话题。他说:“你会发现很多简历看起来完美无缺,但真正问到‘你会研究什么’的时候,八成人会卡壳。不是因为他们笨,而是他们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到底热爱什么,想钻研什么。”他说完沉默了一下,又补了一句:“其实这个卡壳,就是最好的筛子。”

热爱不是写在简历上的兴趣爱好,而是内心的源动力。一个候选人说,他想研究中国的古代戏曲,半个月里每天去查资料、看戏、做笔记。另一个候选人说,他想研究怎么用人工智能来优化教育工具。无论课题大小,重要的是,他有没有自己的兴趣和方法,还是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这,就是区分人的分水岭。

当然,光有热爱不够。第二个问题,会立刻把一个人的眼界拉出来:你正在做的事,行业里最顶尖的人是谁,他们是怎么做的?一个眼界不开阔的人,可能会支支吾吾,说不出名字;而一个真正热爱行业的人,不仅知道顶尖是谁,还能清晰描述他们的方法,甚至能比较差距。

有一次,我见过一个刚入行的年轻设计师。问到这个问题时,他脱口而出:“全球最顶尖的设计团队是IDEO,他们的设计方法论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快速迭代。我一直在研究他们的案例,甚至模仿过他们的流程。”这句话让所有面试官眼睛一亮。因为这不只是知道,还意味着他在行动。资料显示,麦肯锡的研究表明,拥有清晰标杆和目标感的人,更容易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突破。

但也有人表现得截然不同。我记得一个候选人,吹嘘自己做了很多大项目,可当问到行业顶尖是谁时,他只说:“我觉得我就是。”表面上自信,实际上眼界狭窄,这种人往往在团队中很难成长。反差一对比,就能看清一个人真实的层次。

接着,还有一个更隐蔽却重要的问题:你人生中做过什么重要的取舍?这个问题考察的不是答案,而是背后的边界感。有的人会讲起放弃高薪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有的人会讲起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挣扎。关键不在于他选了什么,而在于他能否清晰说出为什么选、付出了什么代价、涉及了哪些人。如果一个人完全避开其他人的角色,只讲自己,那他很可能是缺乏组织力、没有团队感的人。而如果他过分强调感情,提到太多人,反而意味着他容易被关系裹挟,难以成为真正的带头人。

记得在一次创业者访谈中,一位投资人说过一句话:“真正能做成事的人,做决定的时候一定会提到少数几个关键人,说明他有边界,有清晰的判断。”这句话让我想到很多团队里的“老好人”,他们人人都不得罪,可最后也没人真听他的。

最后一个问题更像一面镜子:如果你能重新做一遍你刚才提到的重要工作,你会有哪些地方做得不一样?这考察的就是反思力。反思,不是空喊“下次更努力”,而是能具体到颗粒度的改进。比如,一个人说:“我会在启动阶段更清楚地定义目标,不会再让团队走弯路。”这就意味着他是真的在项目里担过责,有过教训。而如果有人只说:“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往往说明他要么没真正参与,要么没有反思能力。

反思力其实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持续成长。资料显示,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能长期复盘和改进的人,在职业路径上的上升速度,比普通人快了至少30%。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功者习惯写日志、做总结,而失败者只会抱怨环境。

你看,这四个问题——驱动力、自我期望值、关系偏好、反思能力,几乎构成了识人的完整框架。它们看似随意,却能在极短的时间里,筛掉那些只靠包装的人,留下真正有潜力的人。

那天面试结束后,那个年轻人走出大楼,天还是阴的,但他心里亮堂了许多。他虽然答得结结巴巴,但也明白了一件事:面试不是比拼答案,而是比拼真实。

或许我们每个人,也该在生活里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半个月的假期你愿意研究什么?你心里最顶尖的榜样是谁?你做过的取舍是否清晰?如果有机会重来一遍,你会怎么改?这些问题不只是面试官的试探,它们也是人生的坐标。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