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未济: 初六:濡其尾,吝;事情的初始阶段要知道分寸、界限
2025-09-15

未济:

初六:濡其尾,吝。

象传:

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未济》卦的初爻说:“濡其尾,吝。”字面看很简单,却藏着深意。“濡”就是湿,常见于水中打湿衣物或身体的描写;“尾”是尾巴,在古人生活里,多指动物的尾部,狐狸过河时最怕尾巴沾水;“吝”是羞耻、困窘、不光彩的结果。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刚开始渡河,就把尾巴弄湿了,这是件令人难堪的事。《象传》又加了一句:“濡其尾,亦不知极也。”意思是说,这种情况发生,是因为不知道分寸,不懂得把握界限。

画面感其实很强:想象一只小狐狸试图过河,水并不深,它已经走到一半,只要小心谨慎就能上岸。然而因为急躁或不安,它动作大了些,尾巴没能提起来,结果浸湿了水。尾巴湿透,身体冰凉,看起来很狼狈。人们看到,也觉得可笑。这种窘境,不是因为过河本身不可行,而是因为没能稳住心态,忽略了最后的分寸。

放到古代,可以想起一个故事。战国时,楚怀王听从张仪之言,放弃与齐国的联盟,结果被秦国反复欺骗,国势衰弱。其实联盟初定时是有利的,就像狐狸已经下水,方向没错。但怀王过早动摇,急于求利,没有守住应有的分寸,反而把尾巴弄湿,陷入孤立,落得耻辱收场。这个“尾巴湿了”的画面,就像怀王丢掉的信誉,短时间看似小事,长期却让国家陷入困境。

再拉回到今天,很多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比如刚入职场的新人,在重要的汇报会上前半段表现得很好,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眼看就要赢得信任。可临近结尾,心里一急,开始说些未经确认的数据,结果被领导当场指出错误。前面努力的印象全部打了折扣,只留下最后的尴尬。这就是“濡其尾”的写照。真正的问题,不是不会渡河,而是没有学会如何收尾。

这里的关键提醒在于,凡事开头阶段,最需要谨慎。开始时若浮躁急切,就容易在小细节上出错,虽然不是致命,但足以留下阴影。就像《象传》所说的“亦不知极”,极,就是度,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缓,是成事的关键。

它给我们的启发很朴素:不必急着求快,不要在刚起步时就心浮气躁。哪怕只是发一封邮件,也最好在点击发送前再读一遍;哪怕只是日常的一个小承诺,也别轻易许出口,避免收不回来。今天你可以做的一个小练习,就是把你即将完成的一件小事,故意慢半分钟,检查一下收尾有没有漏洞。这半分钟,也许就能避免尾巴湿透的难堪。

《未济》整体讲的是“事情尚未完成”,而初爻最强调的,就是在最初阶段不要轻忽小节。因为一开始的失误,往往会成为后面难以摆脱的阴影。慎始,才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