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5岁到35岁,人生最关键的10年:这5件事你越早明白越好
2025-09-15

午夜的出租屋,窗外的霓虹一闪一闪。二十七岁的阿杰坐在电脑前,桌子上堆满了外卖盒和没洗的咖啡杯。他盯着屏幕上的简历发呆,手悬在键盘上,却迟迟按不下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毕业到现在已经五年,依旧在一个不喜欢的岗位上原地打转。明明知道要改变,可心里有个声音说:等我再攒点钱吧,等我想清楚再说。可问题是,等得越久,越发现自己没有底气。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这十年究竟该怎么走,才不至于在三十五岁时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满是悔意。

这是人生里最关键的十年。二十五岁意味着初步褪去青涩,开始进入真正的社会规则;三十五岁则是许多行业的分水岭,足够沉淀的人会被推到更高的位置,漫无规划的人则容易被挤到边缘。所有的矛盾和挣扎,都集中在这十年里。

有人说,这是最能用时间换未来的阶段。也有人说,这是最容易被生活绑架的阶段。差别就在于,你能不能看清那几件必须早早明白的事。

我记得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凉夕的女孩,和丈夫收入稳定,每月两万出头。他们一向信奉“有多少花多少”,觉得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直到有一天,丈夫出了车祸,需要立刻手术。他们才发现,银行卡里根本凑不出足够的钱。凉夕只能四处借债,甚至被一些亲戚直接拒绝。手术费凑齐了,但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她不得不去发小广告,做服务员,干尽那些曾经看不起的活。她说过一句话:“我从来没想过,缺钱会让人这么没尊严。”那一刻她才明白,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工资单上的数字,而是你能不能管理好金钱。

资料显示,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不算低,但大多数年轻人并没有系统的财务规划。缺乏理财意识,就像一辆车没有刹车系统,开得再快,也随时可能翻车。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是养成理财习惯的最好时机。哪怕只是每月固定存下一笔钱,哪怕只是学会做基础的收支记录,都是在为未来铺路。你可以今天就开始做个小实验:记录下本月所有开销,月底看看哪些是必需,哪些可以精简。光是这个动作,就足以让你对金钱有新的认识。

婚姻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课题。很多人到了二十七八岁,家里开始催婚。表面看是人生大事,其实是关系管理的考验。韩国有部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记录了一对相守七十多年的老夫妻。老爷爷每晚陪胆小的奶奶上厕所,在门外唱歌安慰她;奶奶则在他哮喘时,陪着讲故事。看似寻常,却是婚姻长久的秘诀。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曾提出一个著名结论:一段婚姻的稳定,需要正面评价和负面批评的比例保持在七比一。换句话说,婚姻不是靠激情维系,而是靠日复一日的耐心和走心。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学会如何去理解和回应伴侣,比选择“对的人”更重要。

教育同样是绕不开的话题。这里的教育,并不只是养孩子,更是自我教育。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但在此之前,你要先成为自己的榜样。历史学者蒙曼曾分享过母亲的故事。那时她母亲牙痛难忍,却因为课业安排,一天八节课照常坚持。她带着两只桶上讲台,一只盛凉水,一只空桶,疼得厉害就漱口吐掉,然后继续讲课。这样的敬业深深影响了蒙曼,让她即便讲同一门课十七八年,也依旧反复备课。对孩子而言,父母的身教比千言万语更有力量。对成年人而言,自我教育的本质就是:你能不能逼自己继续成长。

有人说,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最大的考验是圈子。年轻时,我们喜欢扩张关系网,觉得朋友越多越好。但真正能陪你走远的,其实寥寥无几。电视剧《中国式关系》里有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男主角辞职后去找所谓的“好兄弟”,却被秘书挡在门外。那些曾经喊着“有事尽管开口”的人,一个个避而不见。这个桥段之所以真实,是因为我们都可能经历过。人脉不是靠酒桌换来的,而是靠价值和真心维系的。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要学会剔除无效社交,把时间放在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成长上。你可以马上试一试:把朋友圈里一年没联系的人列出来,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维系。答案会比你想象的更清晰。

而生活管理,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有人说,年轻就该拼命,熬夜不算事。但事实是,你的身体会记账。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的数据表明,中国成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持续上升,过度熬夜、缺乏运动、不规律饮食都是主要诱因。茨威格写过一句话:“所有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你透支的,不会立刻要账,却一定会在未来某天加倍索取。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学会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不是矫情,而是对未来的投资。

有人会反问,这十年是不是太沉重了?是不是意味着必须一刻不停地奔跑?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关键在于态度。你是否愿意对金钱负责,对关系走心,对学习持续,对圈子取舍,对生活自律。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这些选择看似细小,却会慢慢塑造出你三十五岁之后的人生轨迹。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三十五岁的创业者。他说过一句让我难忘的话:“二十五岁的时候,我只想快点成功。三十岁的时候,我以为时间还多。到三十五岁才明白,能陪我走到现在的,是那些我早早养成的习惯。”

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但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确实是决定未来走向的十年。你可以像阿杰一样,继续犹豫拖延,让时间替你做选择;也可以在今天,哪怕只是迈出一个小小的动作,开始掌控自己的生活。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