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如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先干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半
2025-09-15

深夜十二点,寝室的灯一盏接一盏熄灭,只剩下角落里一盏孤灯亮着。男孩趴在桌子前,盯着屏幕上一片空白的文档,光标闪烁,像一只催促的心跳。他捏着笔,半个小时,连一个句子都没写出来。手机震动,是朋友发来的信息:“你不是说想写公众号吗?写了没?”他盯着那句话,心里有些慌。其实他想写,想很久了,可就是迈不出那一步。他害怕写得不好,害怕被笑话,害怕文章发出去没人看。可怕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在一遍遍拖延里,把热情耗尽。

很多人问,写作该怎么开始?答案其实极其简单,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先干起来。先干起来,你就赢了一半。可真相是,大多数人都卡在“准备”的陷阱里。等我学完这门课再写,等我读多点好文章再写,等我有时间再写。于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文档还是空白。拖延的本质,不是时间不够,而是你不敢接受自己暂时写得差的现实。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刚开始写公众号时,文章常常只有几十个阅读量。她很沮丧,甚至想要放弃。后来,她给自己设了一个小实验:每天写一段话,不管好坏,坚持一个月。结果到了第二十天,她发现自己的语感明显变了,表达也顺畅许多。那一刻,她突然笑了。她说:“原来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开端,而是允许自己开始。”写作和任何技能一样,本质就是练习。你现在写得差,不代表永远写得差,但你不写,才会永远停在原地。

有些人会担心,写得不好被笑话怎么办?这是最常见的幻觉。其实,别人没你想得那么闲。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生活裹挟,没工夫盯着你一篇文章冷嘲热讽。相反,你会发现,多数时候写得不好,大家反而会鼓励你。因为人类的天性如此,面对一个刚开始的人,我们会本能地产生善意。真正容易招来挑剔的时候,往往是你已经写得足够好,触动了别人的优越感。所以,不必怕笑话,最该怕的,是你自己不敢开始。

写作的第一步,不是写长文,而是写好一段话。想象一下,今天你学到了一个概念,比如“刻意练习”。要你马上写三千字长文,肯定困难。但你能不能先写一百字,给朋友解释清楚这个概念?能不能把一个小感悟,写成一条朋友圈?当你能写好一段,你就能写好三段;能写好三段,你就能写好一篇。写作是累积的结果,降低预期,才能走得更远。就像学滑板的人,先学会站稳,再学滑行,然后才是腾空起跳。没有人一开始就能直接飞起来。

当然,写作的路上必然有返工。还记得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那年,第一篇文章写了整整一周,写废了两稿,第三稿才终于敢发出去。那种挫败感让我差点怀疑自己不适合写作。可回头看,那些失败和返工,恰恰是我写作的起点。如果没有那两篇“废稿”,我就写不出第三篇成稿。返工并不可怕,它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像健身房里反复举起的铁块,你嫌它重,却正是它让你强壮。

写作的价值,不只在于文字本身,还在于它塑造你的思考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曾说:“人类最容易高估的是未来的幸福感。”我们总幻想“等我准备好了就开始写”,可幸福和成长,都藏在你当下的行动里。当你开始写作,你不仅训练表达,也在训练思维、逻辑、耐心。写得多了,你会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变得更敏锐,对生活的感受也更细腻。这种改变,不靠空想,只能靠落在纸面上的字来完成。

我还记得一位朋友,他在投资行业做经理,明明知道写作能提升影响力,却迟迟不敢动笔。直到有一天,他看见同行发了一篇文章,哪怕写得很普通,也收获了不少关注。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输的,不是才华,而是行动。他后来告诉我:“真正的羞耻,不是写得差,而是明明该写,却一篇都没写。”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因为它点透了一个事实:写作不是别人给你的舞台,而是你自己建的舞台。

所以,如何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很简单,从今天开始,写一段话。不用等灵感,不用等完美,不用等准备。打开文档,写下你今天的一个感受,哪怕只有两句话。这就是起点。每天一点点,三天成习惯,三十天成改变。等你回头看,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写作的精进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去年写得很烂。可正因为如此,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合十。如夜话,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