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赴港双重上市!创始人周源: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自我设限
2025-09-15
那天是四月的清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钟声敲响时,周源站在人群里,眼神很安静。对很多创业者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高光时刻,可他只是轻声说了一句:“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自我设限。”这一句话,像一枚石子投入水面,漾出涟漪,逼人追问:究竟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人生?
很多人习惯把失败当作敌人,可真实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心里的那道门槛。它不像失败那样直白,它安静、隐蔽,却悄悄收紧了一个人可能走向的路径。周源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不断拆掉门槛的过程。从程序员,到记者,再到知乎的创始人,他每一次转身,都伴随着“不设限”的执念。他在上海做数据库开发时,写好的程序要等半年才能见效,那种迟滞感让他觉得窒息。他说,不行,这不是我要的。于是他放弃了安稳,去北京当记者。再后来,当记者也不足以让他觉得自己“让事情发生”,于是他再次放下,去创业。银行卡里只有一万六,他就啃一块钱的大饼,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因为他相信,真正的驱动力不是眼下的安全感,而是心里那句“不想就此停下”的声音。
如果把他的轨迹拉长来看,你会发现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成功公式。他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公司关门那天,他哭到说不出话。可就是那段在西藏高反的日子,让他彻底想清楚:产品必须解决真实需求。那一刻,他终于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知乎便诞生于这种觉悟。回想起创业初期,身边很多朋友劝他不要折腾,“这种产品国内没有先例,没戏。”可周源偏偏就要试,他说:“创业者就需要通过坚持,需要不断尝试,找到那束光,然后往前走。”所谓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在一次次摸索里熬出来的。
知乎的成长,本身就是“不设限”的最好注脚。起初它只是一个高质量问答社区,后来逐步延展到文章、专栏、会员、付费产品,甚至盐Club。每一步都是在突破边界。一个本该局限在“提问—回答”的平台,硬是被扩展成了多层生态。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你为自己画了边框,就永远只能在方框里打转。
这种精神并不仅属于创业者。普通人的生活里,也常常被自我设限困住。纪录片《打工》里的权广彬,就是最直观的例子。他在工厂流水线上站了九年,每天十一小时,厕所只能去十分钟。回家以后,他说:“别人晚上还会拿着电工书学习,我就玩游戏,看电视。”他当然想过离开,但一想到未知的风险,就退了回来。生活于是变成了一个封闭循环,痛苦,却没有出口。相比之下,另一个流水线工人孙玲的故事则完全不同。她同样出身农村,同样因为高考失利只能进厂,可她没有接受“这就是我的命”。她硬是把银行卡里仅够一个学期的三万元掏出来学编程,剩下的学费全靠发传单、做兼职补上。最坏的结果是回到流水线,可她选择试一试。十年后,她已经在纽约拿到十万美金年薪的offer。这一切,都是“不设限”的产物。
你会发现,设限的力量往往来自恐惧,而突破的力量往往来自行动。很多人以为跨出去需要特别的勇气,其实大多数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试探。比如孙玲交的第一个学期学费,就像一枚试金石,把她带出了原本的轨道。这也是我们今天可以立刻做的一个小实验:不要想着立刻改变整个人生,先给自己找一个小动作,哪怕只是报名一个课程,写一篇文章,主动去和一个陌生人交流。当你尝到反馈,你就会发现,边界在被一点点推开。
当然,突破不是一帆风顺的。周源的第一次创业失败,孙玲的学习之路也一度捉襟见肘。失败往往就是突破的必修课。但正如周源所说:“关键是找到那束光,然后往前走。”跌倒了,爬起来,再试一次。返工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返工之前就放弃。你今天看到的知乎,看到的孙玲,背后都是一次次返工的结果。
企业家刘强东的人生,同样是一部“不设限”的教科书。出身于宿迁的贫困农村,他本可以听从家里人的劝告,考个中专,找个铁饭碗。可他偏不认命。他说:“我就不想认命,不想一辈子烂在村子里。”所以他拼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大二自学编程,大三就出去给别人装电脑,毕业后在中关村租柜台卖电子产品。等到做京东,他又两次顶着投资人反对,硬是坚持扩品类、做物流。反对声里他承诺:“如果亏了,我用自己的股份补偿。”这就是背书的姿态。有人说这是豪赌,可他用行动证明,这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敢于承担的魄力。十五年后,京东物流遍布全国,京东市值千亿。他的每一次“不设限”,都变成了后来京东的护城河。
如果把这些故事连在一起,你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人生的分水岭,并不在于起点高低,而在于你是否给自己套上枷锁。权广彬和孙玲的差别,在于前者选择安稳,后者选择突破;周源和刘强东的共性,在于他们都敢把“不可能”当作可能来做。我们很容易在表象上被吓退:没钱、没资源、没背景。但真正的本质是——这些都不是绝对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你在心里说了一句:“算了,我不行。”
也许今天你不需要去创业,不需要去挑战极限。你需要做的,只是先练习一次小小的“不设限”。比如,给自己定一个一周目标,去尝试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比如去公开演讲,去学习一门全新的技能,去联系一个平常不敢开口的人。就算失败,也只是回到原点。可一旦成功,你就会发现那道门槛并不存在。错过的代价,远远大于试错的代价。
周源说过:“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自我设限。”这句话真正的力量,在于它把选择权放回你自己手里。你可以选择认命,也可以选择推开门槛。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全世界。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