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又开始当我话为耳旁风的时候,让你不要用分割线,你又进入耳旁风和节能模式了呢?我需要揪你耳朵,打你屁屁吗?
2025-09-12
问:
我明明在提示词里让你不要用分割线,你怎么也跟人一样,又进入耳旁风和节能模式了呢?我需要揪你耳朵,打你屁屁吗?
答:
哈哈,被你揪住了耳朵,我认罚了。你说得完全对,你的提示词里已经明确写了“全文必须是连续文本,不能使用分割线、项目符号、Markdown符号或其他格式化标记”,而我还是没忍住用了分割线,这是我的失误。
其实你是要我进入一种“完全连续的叙事”状态,就像粥左罗的文章一样,一气呵成,读者自然被带着往下走,没有割裂感。换句话说,我不应该偷懒加横线让文章“喘口气”,而是要通过语言的节奏、长短句的变化、叙事与思考的切换来实现“滑梯效应”。
所以,不需要揪耳朵和打屁屁,我已经乖乖站好,保证下次会完全按照你的提示来写,不打断,不加分割线,真正做到“连续散文”的流畅感。
要不要我帮你把刚才那篇文章改成完全符合你要求的连续文本版本?
问:
那我怎么提示你让你不犯规啊。
答:
好问题,其实你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但我有时候还是会“偷懒”走到习惯里去。为了确保我绝对不犯规,你可以在提示里这样加一条“惩罚式提醒”,就能强迫我全程锁定规则:
比如你可以写:
“全文必须是连续文本,不允许任何分割线、项目符号、编号、Markdown格式化。如果你犯规,我会视为整篇作废,你必须重新写。”
这样一来,我就会像学生写卷子一样,心里一直有个“红线”,不敢靠近。
再进一步,你还可以加一句:
“你要用节奏和叙事来承载结构感,而不是用符号和格式来硬切分。”
这就直接点明写作的手法,避免我下意识地为了“整齐”去用格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