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用6张图告诉你,千万要躲着负能量的人
2025-09-06
主题
哈佛大学用6张图告诉你,千万要躲着负能量的人
核心矛盾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场能量的交换。正能量的人,让你走得更轻盈;负能量的人,却让你变得沉重。矛盾就在于:我们常常以为自己能扛得住,却没发现被一点点消耗了。能不能看清谁在耗你,谁在托你,其实决定了你这一生的高度。
正文
一、停滞的人会拖住你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过,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一句话:“这些我都懂,不用学了。”乍一听,好像挺自信,细想却透着虚妄。作家石康说过,一个人的死亡时间,是从停止学习开始的。任正非就是反例,他六十岁还在学英语,开董事会要求副总裁们自己看着办。他读书、请教授做顾问,几十年不间断学习。你看,这就是差距。布迪厄提醒过我们,圈层往往决定了你的上限。如果你和故步自封的人待久了,很快就会觉得没必要学习,最后被淘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说白了,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走向什么样的未来。遇到停滞不前的圈子,就果断远离吧。
二、拒绝批评的人最危险
设身处地去体会,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你随口提点意见,他立马炸毛:“你懂什么呀。”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宁愿听一百句美丽的谎言,也不愿听一句直白的真话。可偏偏,成长的钥匙就在批评里。梅兰芳当年演《杀惜》,台下只有一个老者指出剑法错了。他没恼羞成怒,反而鞠躬求教,结果技艺更上一层楼。正因为虚心,他才成了“四大名旦”之首。可负能量的人,一旦听到批评,就当成攻击。这样的人,待久了,你也会不敢说真话,只能陷在虚假的赞美里。那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学会筛选,把喜欢听批评、愿意改进的人留在身边。
三、自我中心的人最累
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幕,朋友聚会,有人张嘴就是“我怎么怎么厉害”,聊了一个小时,全是炫耀。心理学的实验表明,聊天时“我”字出现过多,对方好感度会骤降。罗素提醒过,一个人要想幸福,第一步就是消除自我中心。可偏偏,负能量的人永远只看自己,根本没空关心别人。这样的相处,让人透不过气。反观正能量的人,会问一句“你最近还好吗”,会认真听你说话。人与人之间,舒服才最重要。遇到一味自说自话的人,别勉强,早点抽身。毕竟,人生已经够累了,别再和让你更疲惫的人纠缠。
四、沉溺悲伤的人会拖你下水
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你情绪低落,对方不是拉你一把,而是陪着你一起掉进深渊,还比谁更惨。宋丹丹有过一段灰暗时光,离婚后痛苦到想结束生命。是倪萍拉了她一把,先假装请她去擦地,再端出热腾腾的饭菜,硬是让她重新振作。荣格说过,人必须直面内心的阴影。正能量的人,不是让你沉在阴影里,而是陪你走出去。相反,那些负能量的人,往往在你脆弱时把你拖得更深。说白了,遇到能点亮你的人,就靠近;遇到只让你更糟的人,就赶紧离远点。
五、总说“不行”的人会束缚你
故事发展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能感受到,最怕的是那种一开口就说“这不可能”“你做不到”的人。张立勇的经历就是个对照。他是清华的食堂工,却逼自己学英语,考托福、自考北大,最后成了奥运会翻译。那些当年笑他的人,还在原地打转。而他,早已改写了命运。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强调过,分工和环境会让人产生截然不同的效率。如果你身边都是只会劝退的人,你就很难突破。那怎么办呢?换个环境吧,和努力的人在一起,逼自己不掉队。圈子是最有力的推手。
六、推卸责任的人会耗光你
只要你回想类似的时刻,就能明白,有些人出了问题第一反应不是“我该怎么办”,而是“这都是别人害的”。姚明在世界杯失利后,被问到谁该负责任,他眼含泪水,说了一个字:“我。”余华说过,中国优秀年轻人很多,但能扛事的太少。负能量的人习惯推卸,强者却敢于承担。和推诿的人在一起,你永远要帮他们收拾烂摊子,迟早被拖垮。和负责的人在一起,你会学到担当,反而更有底气。说白了,遇到问题,谁先说“我来”,那就是你该靠近的人。
参考阅读
《国富论》 亚当·斯密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人及其象征》 荣格
《社会学大纲》 布迪厄
《幸福之路》 罗素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