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25岁北漂,39岁斩获影后,42岁凭借《梦华录》翻红:不认命的柳岩,每一步路都靠自己走
2025-09-06

主题
柳岩的不认命:一个女人如何在夹缝里活出锋芒

核心矛盾
时代和环境不断给她设限,把她推到边缘,可柳岩却始终在发力突破;她到底是在命运的摆布下苟且,还是在逆境中一次次重写自己的剧本?

正文

一、剧里剧外的重叠
那天《梦华录》大结局,屏幕上孙三娘终于笑着披上了凤冠霞帔,网友们在弹幕里刷着“太不容易了”,有人甚至眼眶湿润。可镜头一收,观众心底突然冒出的念头是:这不就是柳岩本人吗?
孙三娘是钱塘屠夫之女,被丈夫嫌弃,被儿子抛弃,几乎被生活彻底打垮。柳岩呢,从湖南小城走出,被贴上无数“性感”的标签,被误解、被轻视,也一度在风口浪尖上被消耗殆尽。
可偏偏,两个看似卑微的女人,最后都撑着一口气,重新站了起来,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样。这种“角色和演员合二为一”的戏剧性,为什么会打动人?因为它扎扎实实地映照着现实:命运可能不公,但人能不能不认输呢?
所以说,追完剧的你,也许会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换成我,会不会有那份倔劲儿?

二、命运的石子砸下去
把时间拉回到2002年,柳岩的人生原本是安稳的。她做过护士,谈着恋爱,想着要结婚,那时候生活平淡而温柔。但一纸母亲的病危通知,把这一切全砸碎了。昂贵的手术费,家里的拮据,她和哥哥在医院门口争吵,最后她红着眼说:“我去借,我厚着脸皮也要去借。”
这句话听着有点心酸,却像是柳岩人生的分水岭。从那一刻起,她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安稳是最奢侈的幻想。就像茨威格写的,“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她要么认命,要么豁出去拼。
于是,她选择了后者。光线传媒的选秀,北漂的孤注一掷,主持、演戏、拍广告,所有的道路,她都靠自己硬闯开。那种一夜之间长大的感觉,是不是也似曾相识呢?当生活把你逼到角落,你到底是蹲下去哭,还是站起来找路?

三、机会就是命
柳岩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把所有的机会都当命一样看待。”这句话听起来很猛,可一旦你知道她的处境,就会觉得再正常不过。
初入行时,她被大导演陈凯歌怒斥,被制作人辱骂,被人传走后门的闲话。她没法反驳,只能用行动硬扛。公司安排她做配角主持,她就默默熬;别人嫌她太拼太硬邦邦,她就24小时开机,生病了也坚持跑通告。她不允许自己错过哪怕一个小机会,因为她知道,这可能是下一次翻盘的起点。
哈耶克把市场称为“自发秩序”,意思是说,没人会为你安排好路子,你得不断丢筹码进去,才能被注意到。柳岩正是这么做的。哪怕一次采访变噩梦,哪怕一次节目被剪掉,她都咬牙坚持,因为她知道:机会就像空气,只有不停抓,才有可能喘得过来。
你会发现,她身上那种“不惜代价抓机会”的劲儿,其实正是很多普通人缺少的。我们常说等待时机,可机会从来不是等出来的嘛,是硬生生抢来的。

四、被标签困住的代价
柳岩真正被大众记住,是那组《男人装》的照片。从那之后,“性感”两个字就像铁链一样拴在她身上。她拿到更多资源,可同时也承受了最猛烈的恶意。
微博上充斥着骚扰电话,网上的评论总是围绕身材而不是能力,甚至连家人都被牵连。她本人笑着回应:“大家见到我本人才会说,啊,原来你是这样。”可是话到嘴边,她明显哽咽了。
福柯曾说过,权力无处不在,它通过规则塑造个体。柳岩面对的规则,就是娱乐圈赤裸裸的性别偏见:你可以靠“性感”红,但你最好别想谈实力。这样的夹缝里,她只能咬着牙走下去。
那换作你呢?如果你的努力总被一个廉价标签遮住,你会继续坚持,还是干脆投降?说到底,这就是人最棘手的考验——在别人定义你的时候,你能不能重新定义自己呢?

五、翻身的仗,总得有人打
2015年,《少帅》里短短几个镜头,她拿下白玉兰最佳女配。2019年,《受益人》里一段卸妆独白,她哭笑交织,终于拿到影后。那一刻,观众第一次真正看见了她。
这让我想起尼采说的:“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柳岩之前背负的恶意和偏见,都在这时候化成了底气。就像打牌,她手里拿的明明是一手烂牌,可她靠操作,一张张打出了奇迹。
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醒过我们,真正的变革往往不是渐进的,而是突然爆发的。柳岩的翻红,就是这种爆发。她不是悄悄转型成功,而是用一个角色、一个奖项,把过去所有的偏见反扣回去。
所以说,当机会真的到来,你能不能接住它?这一点,往往比等机会更关键。

六、最后的答案
2016年的婚礼风波,把她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明明是受害者,她却第一个出来道歉;明明是被羞辱,她却被说成借机炒作。多年以后,她在节目里读恶评,听到“为了炒作毁了别人婚礼”,她忍不住回应:“如果有这种事,就不得好死。”说完,她笑着,可眼睛里都是酸楚。
但真正击垮她的,不是这些流言,而是父亲的离世。她放下工作,寸步不离守在病房,递水、擦汗、记录病情。父亲临终前说:“就没看到你成家,谁来好好照顾你啊。”她当场哭着回答:“你女儿就算一个人,也会幸福的。”
荣格说过,人必须直面内心的阴影。柳岩的阴影就是一次次失去,但她选择把它们变成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现在回头看,《梦华录》里的孙三娘披上凤冠霞帔,柳岩在台上捧起影后奖杯,这两个画面几乎重合。她们都在告诉我们:命运可能很残酷,但人能用自己的手,把结局改写。
所以说,别急着认命,先问自己一句:你是不是还能再坚持一下?也许下一次,你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凤冠霞帔”。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参考阅读
《断头王后》 斯蒂芬·茨威格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旧制度与大革命》 阿列克西·托克维尔
《文明及其不满》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自发秩序》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心理学与灵魂》 卡尔·荣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