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90岁心理医生对人生的终极建议:活着不必太用力,坦然面对每一天
2025-09-06

主题
90岁心理医生的人生智慧:别把日子过得太用力

核心矛盾
人们习惯用力过度追求完美、拼命证明自己,却因此让生活变得沉重;而中村恒子用一生的实践告诉我们:轻松接受、顺势而行,反而更能化解人生的烦恼与困境。矛盾就在于,现实逼着我们紧绷,而智慧提醒我们松弛。

正文

一、生活真的要这么用力吗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场景。地铁里,人们低着头刷手机,眼睛布满血丝,手里还捏着第二杯咖啡。明明才早晨八点,整个人却像透支了三天三夜。
这就是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状态,总觉得要用力撑着,用力赶路,用力把自己卷进那个永远跑不完的赛道。可偏偏,这样的生活,换来的不是成就感,而是持续的焦虑。
弗洛伊德提醒我们,内心冲突决定了外在选择。你心里越怕失败,外在就越拼命。但你想想,一味紧绷的弦,总有一天会断掉的吧。
所以说,第一步不是逼自己再咬牙坚持,而是敢于问一句:生活真的要这么用力吗?

二、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
恒子奶奶讲过一句话:“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这话听起来朴素,却让人心里一松。
换个角度去感受,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工作,就非得把它上升到价值理想的高度。老板说你要有使命感,平台说你要忠诚,甚至身边朋友也劝你“别光想着钱”。可现实是,没有钱,你连租房都心慌。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强调过,分工是为了效率,而效率是为了生存。工作本质就是谋生的手段,把饭碗端稳了,本来就光明正大嘛。
所以啊,别被那些虚幻的词吓住。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定个小规矩:干活的时候认真干,下班的时候彻底收心。别再把工作变成吞噬生活的黑洞。

三、朋友的价值,不在利益
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恒子奶奶身边的朋友,有医生,也有家庭主妇;有比她年轻几十岁的姑娘,也有同龄老人。他们在一起,不谈资源,不算计利益,就是单纯地聊天,分享生活。
布迪厄提出,圈层比个体意志更能影响上限。但恒子奶奶的做法恰恰相反,她把“善良”当作交友唯一标准。有人说了坏话,她也能理解是因为心情不好,最多拉开一点距离,不至于因此结怨。
这不就是最轻盈的人际关系吗?你心里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很多人际关系之所以沉重,不是因为矛盾,而是因为算计太多。
所以说,别再纠结“这个朋友有没有用”。留住能让你笑的、能陪你闲聊的,就是最大的财富。

四、睡个好觉,胜过瞎折腾
故事发展到这里,你可能已经能感受到,恒子奶奶的秘诀其实很简单:睡好觉。她每天回家,喝点小酒,洗澡,躺下就睡,从来没有失眠。
荣格写过,“人必须直面内心的阴影”。可人在深夜疲惫时,思绪最容易走偏,越想越乱,越想越焦虑。你有没有经历过,凌晨两点翻来覆去,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结果第二天醒来,那所谓的难题竟然不值一提。
说白了,困扰我们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夜里的过度思虑。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先睡一觉。别急着想,先让身体休息,头脑清晰了,才有解法。

五、婚姻不是全部
设身处地去体会,如果你身边有个酗酒的伴侣,可能每天都要吵闹、失望、甚至想离婚。恒子奶奶也经历过,可她设下的目标很特别:一定要和丈夫一起站在儿子的婚礼台上。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观察到,变革往往源自长期的结构安排。恒子奶奶对婚姻的坚持,也是一个结构性选择。她让婚姻保持形式上的完整,把精力放在事业和自我上。丈夫的缺点没有主宰她的人生,反而在长久陪伴中慢慢弱化了。
听起来简单,可真要做,门道在哪?在于你要有自己的目标。婚姻不是全部,它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能把它看淡,生活才不会被拖垮。

六、人生的松弛感
合上《人间值得》这本书,心里会冒出一种温柔的力量。恒子奶奶用九十年的时间告诉我们:别把日子过得太用力。
哈耶克曾把市场形容为“自发秩序”。人的一生,也该如此,不必凡事都强行掌控。顺其自然,活在当下,把今天过稳,就够了。
这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挣扎——人总想挣脱命运,可到头来才发现,接受才是最大的自由。
所以说,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定个小规矩:当焦虑再度袭来,就默念一句——“人间值得。”然后深呼吸,去吃一顿饭,去睡一场觉,让一切慢下来。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参考阅读
《人间值得》 中村恒子
《国富论》 亚当·斯密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
《梦的解析》 荣格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文明及其不满》 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