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70条商业思维:我的商业哲学就4个字
2025-09-04
主题
王健林的商业哲学:站得稳,走得远
核心矛盾
看似人人都在追求“做大”,可王健林却反复强调,真正的本事不在于一时做大,而在于能否抵住诱惑、穿越风浪、站稳脚跟、走得长远。表面是规模与速度的矛盾,本质却是短期逐利与长期稳健之间的拉扯。
正文
一 站得稳才是硬道理
夜深人静时,你有没有突然冒出过这样的念头:拼命往前冲,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看着别人在高速赛道狂奔,自己心里一阵发痒,可偏偏又有点发怵。结果呢?很多人冲得快,摔得也猛。王健林说,做得大不叫本事,站得稳、走得远,这才叫本事啊。
这话听着朴素,可真拎出来就能吓住人。多少企业,风头无两的时候被捧上神坛,转眼资金链一断,就像坍塌了的沙堡。心理学里有个词叫“延迟满足”,能忍住眼前的诱惑,才能换来更持久的收获。说白了,站得稳的底层逻辑,就是抵御诱惑的能力。
想象一下,你每天都面临两个声音。一个声音说:“多睡一会儿吧,舒服得很。”另一个声音说:“起来干活,不然后面更痛苦。”成功的人不是没有动摇,而是选择了后者。可这还没完,能坚持一阵容易,难的是把这种选择做成习惯。
所以说,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先停一停,收一收心。别急着和别人比快,你完全可以给自己立个小规矩,比如每次冲动时,先问一句:这事能让我站得更稳吗?
二 靠市场,不靠市长
在中国做生意,大家总会想:是不是得找对门路,攀对关系?可王健林偏偏反其道而行,他说靠市场赚钱,不是靠市长赚钱。
这话听着直白,其实背后是经济学的常识。市场的价值规律是硬的,权力的风向是软的。权力能带来一时的便利,可市场才决定了你能不能长久。就像博弈论里的结论,如果你总是依赖单一方,终局必然失衡。
丁磊当年做网易,也是典型。所有人都说中国互联网只能靠门户广告,他偏偏把养猪当成正经生意。笑话他的人不少,结果证明,市场逻辑比关系逻辑更靠谱。
说白了,靠市场的思维,让你走得更正气。靠市长的思维,只能让你心里忐忑。遇到选择时,你不妨先掂量一下:这是市场给的机会,还是关系给的机会?
三 赚吆喝,比赚钱更重要
有人说,生意归根到底就是钱的游戏。可王健林说,赚钱很重要,赚吆喝同样重要。你看,这里头有意思了。
传播学有个概念叫“声誉资本”,它不是写在账面上的钱,但能决定你未来能赚多少钱。丰田和本田的车,性能差不多,可消费者心里对品牌的印象天差地别。差别就是吆喝,就是口碑,就是文化。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两家餐厅门口,一家排着长队,另一家冷清清的。哪怕你知道味道差不多,你也会本能走向那条队伍。人就是这样,跟风里带着安全感。品牌的吆喝,本质是社会心理的投射。
所以啊,如果你做企业,别只盯着短期利润,吆喝声不响,生意早晚要凉。你完全可以提醒自己:今天的决定,会不会影响别人明天怎么传我?
四 学管理,先学做人
不少人觉得,企业管理就是流程、制度、技巧,可王健林偏偏说,学管理,先学做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德的边界守不住,管理的技巧再花哨都没用。
历史上,晋商靠什么立足?票号遍布大江南北,靠的不是利滚利,而是“诚信”二字。票号的掌柜人走到哪儿,人格就是担保。失了信,商路就断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组织的氛围,往往是从一把手身上蔓延出来的。领导人是什么样,文化就是什么样,最后企业就成了什么样。王健林敢说“向我看齐”,因为他知道,做人比制度更有说服力。
所以说,遇到职场的权衡,别急着抄捷径,先问问自己:这事做得体不体面?做得体面的事,哪怕慢点,也比耍小聪明走得远。
五 人才,是摔打出来的
很多人爱说“人才培养”,听上去温温柔柔的。可王健林却说,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是摔打出来的。
这话一点也不虚。心理学里有个“应激成长”,人在压力和挑战中,反而能激发潜能。温室里养不出参天树,只有狂风暴雨里摔打过,才会扎下根来。
你看万达的制度,严格到近乎苛刻,说到做到、奖罚分明。这不是为了刁难人,而是让大家都知道,做事要靠谱,结果要落地。久而久之,团队里形成了一种气场:没有不可能。
说白了,人才的底子也许是天赋,但成色一定是被打磨出来的。如果你想成长,不妨别总想着找舒适区,主动往挑战里跳一跳。你会发现,自己被逼出来的潜力,远比想象多得多。
六 创新,是解放思想
最后一块拼图,是创新。王健林说,创新的核心就是解放思想。熊彼特早就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句话放在今天,依旧铿锵有力。
可很多人一提创新,就只盯着技术,其实最难的是观念。观念变了,机会才会生。富贵险中求,不敢冒险,哪来突破?
想象一下当年的苹果,人人觉得手机就是打电话发短信的工具,乔布斯却说,它可以是口袋里的电脑。别人看他像疯子,他偏偏坚持。最后,疯子成了颠覆者。
说白了,创新不是花哨的点子,而是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坚持别人坚持不下的路。你完全可以给自己一个提醒:当大家都往东时,不妨先想想往西会怎样。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摔得太疼。
合十。如夜话,至此。
参考阅读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彼得·德鲁克
《经济发展理论》/约瑟夫·熊彼特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浪潮之巅》/吴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