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左罗:用鲁莽定律开局,用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2025-08-20
人生的难题不是看不见未来,而是因为迟迟不开局。
很多人困在原地,并不是因为没有方向,而是总想等一切准备妥当才迈出第一步。可世间哪有万事俱备的开局?正如粥左罗在文章中说的,迭代才是通向目标的路径,而鲁莽定律才是破局的钥匙。人生不是一锤定音,而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修正的过程。你以为要先完美再开始,结果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你以为要看见才相信,结果因迟疑而永远见不到结果。真正的路,是边走边看,边干边修,走一步,修一步。这样看,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场迭代式修炼,从笨拙的第一步,到逐渐笃定的脚步,每一步都不白走,每一步都逼近了远方。
回顾很多人的成长轨迹,都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没有在最初就准备得十全十美,而是敢于开局,再用时间把自己一点点打磨。文章里讲的迭代,像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过程,没有人能一跃而成,但每一段台阶都算数。可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丢掉了这种耐心,总想着一步登天,总想着马上见效。于是换来换去,不满意,再换,直到三十岁时给自己下定论:“我也就这样了。”可那不是命运的必然,而是耐心的缺失。真正的成长,本就是要看清当下,认清位置,再用时间补课。粥左罗十年的历程,从农村到北京,从摆地摊到千万年收,不是奇迹,而是无数次迭代积累的果实。我们羡慕别人的终点,却常常看不见别人一路走来的每一小步。
顿悟往往来自某一个瞬间的觉醒。文章提到的鲁莽定律,就是那种让人豁然开朗的提醒:当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时,不要继续推演,立即去做。因为不做,永远停留在空想中,迟早会成为心里的遗憾;去做,就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循环:尝试、反馈、修正、推进。问题只会在做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而不会在脑海里凭空消失。粥左罗第三次启动公众号的时刻,就是在这样一个觉醒中开始的。他从纠结要不要做,到果断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干出一个新世界”,那一瞬间认知升级,发动机点火。从那一刻起,他的每一步都开始逼近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许多人的遗憾,并不是因为不够聪明、不够有资源,而是因为一直卡在原点,耗尽力气论证要不要走,却没让自己迈出哪怕一小步。反观那些莽撞的人,也许他们的起点并不比你好,但他们敢于出发,敢于在半路里摔倒,反而一步步走到了终点。
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迭代思维之所以珍贵,不只是因为它能带来成绩,更因为它能带来一种心态:不求一开始就完美,不求一开局就宏大,而是用持续的小改进,小进步,去积累成大格局。质量迭代告诉我们,起步时不必追求高分,先做出来,再用反馈不断优化;体量迭代提醒我们,不必一开始就追求规模,而是先靠质量和口碑起步,再慢慢放大。这不仅是做事的方法论,也是做人、修心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拖延、害怕、不敢行动,是因为把结果看得太重,把过程想得太难。可迭代的智慧,就是让我们知道,开局并不决定终局,今天的笨拙并不妨碍明天的从容。
所以修行到最后,不在于你走得快不快,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出发,并且持续走下去。敢于鲁莽地开局,是点燃火焰的第一步;愿意迭代地行动,是让火光延绵不息的关键。人生不是一次答卷,而是一系列不断修正的草稿,每写一笔,就离清晰更近一步。与其犹豫徘徊,不如今天就迈出一小步,那一小步,也许就是你和未来之间最重要的分水岭。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精益创业》(The Lean Startup,作者 Eric Ries,2012,中信出版社出版)。书中提出了“最小可行产品—测试—迭代”的循环思维,与文章中“鲁莽定律开局、迭代思维持续行动”的核心不谋而合,是任何想要成长和行动的人必读的一本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