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火爆全网的TikTok CEO 周受资:越是高级人才,越要看这5个基本素质!
2025-08-20

一个人真正的高级,不在于头衔多响亮,而在于基本功是否扎实。

周受资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被不断打断,被无理追问,但他始终神情镇定,逻辑清晰,言辞有度。这一幕震动了无数观众。人们忽然发现,所谓高级人才,并不是天生有光环的人,而是能在风雨交加时,依旧守住内心的秩序和格局的人。张一鸣曾说,越往上走,越要看的是理性、逻辑、修养、企图心和自我控制力。这五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最难的修行。

回到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外界挑衅,被环境扰乱,被自己的情绪拖着跑。普通人遇到质疑,可能当场脸红脖子粗,争得面红耳赤;高级人才遇到同样的境况,却能安然自若,把问题拆解,把答案抛出,让对方挑不出漏洞。这背后靠的,不是嘴皮子利索,而是理性。理性让人不被短期波动牵动,不被一时情绪左右,而是眼光长远,心中有定。理性不是冷漠,而是一种看透后的稳重。就像股市起伏,小米上市后股价忽上忽下,周受资却说:“投资者更看重长期价值。”这不是一句安慰,而是一种认知的成熟。修行到深处,理性就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目标,而不被杂音遮蔽。

逻辑则是理性的另一面。没有逻辑的人,思维跳来跳去,做事全凭情绪,常常把团队带偏。真正有逻辑的人,能把复杂的局面拆解成三步、五步,每一步都能落地。周受资谈IPO,说第一步找对人,第二步讲清楚,第三步让团队更简单。寥寥几句,却把项目管理的核心说透。逻辑不是高深的技巧,而是脚踏实地的清晰。一个人若能逻辑清楚,团队就能少走弯路。修行就是不断训练自己的心智,把纷乱的世界简化为可行的路径,不是凭感觉乱撞,而是凭规律前行。

修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素质。越是压力之下,越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有的人一遇挫折就发火,把愤怒撒到别人身上;有的人越是艰难,越能笑着面对。周受资临危受命,接手TikTok最动荡的时刻,却没有怨言,没有推托,而是安静带领团队走下去。同事评价他正能量,热情不减。这种修养,不是表面的礼貌,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涵养。修行告诉我们,修养不是装出来的姿态,而是内心有一片宁静的湖,再大的石子落下,也只是涟漪,而不会翻江倒海。

企图心,则是驱动一个人不断向上的火焰。没有企图心的人,很快就停下来了;有企图心的人,哪怕在熬夜无数的高盛工作里,也能咬牙坚持,把疲惫当作磨炼。雷军说,周受资有“对世界复仇般的努力”。这句话并非夸张,而是点破了企图心的本质: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一种明知艰难仍要前行的执着。修行若无企图心,就成了空谈。企图心不是贪婪,而是渴望突破当下局限,愿意不断逼近理想。

最后,自我控制力是所有素质的基石。若没有控制力,理性和逻辑都会被情绪吞没,修养和企图心也会变成空壳。美国听证会上,面对尖锐无礼的提问,周受资若是怒不可遏,就会一败涂地。但他保持微笑,从容回答,这才显出了真正的力量。自我控制力不是压抑,而是会在内心问一句:我到底要什么?我该怎么做才能接近目标?这是《思考,快与慢》里说的“慢思考”,不是被本能牵着走,而是用理性驾驭冲动。修行就是这样的反复训练,遇事先冷静三秒,问清自己,再行动。

从外在看,这五个素质是企业高管的必备;从内在看,它们是每一个普通人修行的必修课。理性让我们不被情绪裹挟,逻辑让我们不迷失方向,修养让我们在风雨中仍能温和,企图心让我们不甘停滞,自我控制力让我们稳稳驾驭人生。若一个人缺了这些素质,即使位置再高,也难免祸起萧墙。若一个人具备这些素质,即使起点平凡,也能走到更远的地方。

真正的修行,不是去庙宇里打坐,而是在每一次被挑衅时保持理性,在每一次困境里保持逻辑,在每一次挫折后保持修养,在每一次疲惫时保持企图心,在每一次冲动时保持自我控制。这些素质,不是为别人而练,而是为自己的人生而修。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书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德鲁克在书中提出的“卓有成效是可以习得的”,与文中提到的五大素质呼应,强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成为更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