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阁日记

无尘阁日记

工作10年差点被裁,才明白所谓的稳定都是假象:我靠写作找到底气
2025-08-20

稳定不是靠公司给的,而是靠自己手里多一条路。

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在大公司工作十年的工程师,眼看部门被裁、工资骤减,才忽然明白所谓的稳定不过是一层纸,一阵风就能吹破。慌乱、迷茫、无力之后,他在写作中找到了新的底气,也重新找到自信与未来。文章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稳定?为什么要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为自己准备更多的可能?而当下写出这样的文章,正是因为在不确定成为常态的时代,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底气。

起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熟悉的场景。大学毕业后,他追求的是安稳,跟随学长进入行业,进入大公司,背靠着“铁饭碗”,生活平平淡淡,买了房,娶了妻,生了女儿,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安稳。那时候他以为,生活就是这样,一眼望到头的岁月静好。可偏偏,世界从来不会让人活在幻象里。疫情的冲击,让公司大量裁员,他所在的小组也面临撤销。短短一小时,从“核心成员”到差点被淘汰,他才切身感受到,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假象。原本稳固的收入,在公司一纸通知下瞬间失色。想到高额房贷,想到孩子未来,想到一家人的生活,他才猛然发现,过去十年的努力竟如此脆弱。稳定不是安全,而是幻觉。那一刻,他的心被撕开,才真正明白,别人给的稳定,随时可能被收回。

承的时候,故事进入了他挣扎的阶段。工资减少三成,家庭开支吃紧,日子捉襟见肘。他开始一次次尝试,投简历,接私活,开淘宝,跑滴滴,摆地摊,甚至陷入知识付费的泥潭。表面上,这是一段不断失败的经历,但深层的意义在于,他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自己。努力过,失望过,甚至自暴自弃,终于他明白:问题不在于路子少,而在于自己始终停留在“找一份更稳定工作”的思维里。换汤不换药,结果注定是鸡毛一地。真正的突破,不是往旧的框架里挣扎,而是跳出来。于是,当他偶然遇见写作,遇见另一个自我可能性,他才敢试一试。这一试,就是新的起点。

顿悟的时候,转折发生了。写作不是他的专业,他零基础,甚至自卑,觉得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里的一个尘埃。但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选择了死磕。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压缩进写作,凌晨一点的笔记,早晨六点半的复盘,上厕所也要听课,梦里惊醒还要记录灵感。他在疯狂的学习中,完成了第一次的稿费,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写作带来的,不只是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种扎根心里的自信。他不再只是一个随时可能被公司抛弃的员工,而是一个能凭借文字创造价值的人。写作让他从内而外发生改变:表达更清晰,思维更有逻辑,甚至在职场中被认可,被邀请做培训,成为公司金牌讲师。副业支撑了主业,主业滋养了副业,他的人生开始形成新的循环。顿悟的力量在这里显现:稳定不是外在环境的赐予,而是内在能力的累积。

明理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启示也更加明晰。真正的稳定,不是一个职位、一份薪水,而是你有足够的能力,随时能转身去做别的事。当风雨来临,你能靠另一双翅膀飞翔;当大树倒塌,你能在泥土里长出新的根系。稳定,不是依赖公司,不是依赖行业,而是依赖自己的成长。写作对他来说,是一条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或许是另一条技能,另一种积累。重要的不是写作本身,而是主动寻找出口的心。当你选择容易走的路,沉迷安逸,稳定终究会变成虚幻;当你愿意在平静时锻造能力,在风暴中你才有不被击垮的底气。真正的稳定,是你不再害怕失业,不再害怕未来,因为你知道,无论外在如何变动,你都能养活自己,守住家人,活出选择。

合十
如夜话,至此

推荐阅读:《反脆弱》(Antifragile),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中信出版社,2014年出版。这本书讲述了如何在不确定和混乱中找到成长之道,与“稳定是假象,底气来自自身”一脉相承。